“史上最强春节档”票房刷新历史纪录。今年春节档期,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令人瞩目的“开门红”。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总票房达95.10亿元,观影总人次1.87亿,总场次数346.8万场,平均票价50.8元,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
今年春节档可以说是被《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带飞”。在春节返乡潮和爆款大片的带动下,三、四线城市以及县镇电影院迎来观影热潮。今年春节,部分县城电影票房“一座难求”。
那么,今年春节档,哪些县城电影票房排在前列呢?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梳理发现,有11个县域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超过了1500万元。其中,昆山、江阴、义乌位居县域电影票房前三位(需要说明的是,有个别经济总量大、人口较多的县域电影票房相关数据缺乏,在此未纳入统计)。
统计的县域中,共有11个县域春节档电影票房超过了1500万元,分别是昆山、江阴、义乌、乐清、张家港、宜兴、慈溪、晋江、如皋、温岭、沭阳。其中10个来自江浙地区,江苏共有6个、浙江有4个。在长三角地区之外,福建有1个。
昆山、江阴和义乌位居前三。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昆山电影票房达到了2656.22万元,其中《哪吒2》占比过半,为51.3%,《唐探1990》占比23.3%。
作为最强县级市,2022年,昆山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所有县市中率先突破5000亿元,去年达5380亿元,比上年增长6.1%。据去年9月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昆山已连续20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
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县域人口规模和城区人口规模都比较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江苏昆山常住人口达到209.25万人,城区人口达到141.43万人,均居全国县域第一位。
昆山之后,江阴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也接近2000万,达1984.04万元,位居第二。数据显示,2024年江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126.13亿元。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江阴以制造业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被誉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可以说民营经济是江阴发展的最大特色。
义乌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位居县域第三,达1838.11万元。七人普数据显示,义乌的城区人口达到118.4万人,居县级市第二位。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近年来电商发展十分突出,集聚了大量的从业人员。
从区域分布来看,春节档票房位居前列的县域主要是经济发达、外来人口流入多的县域。这些县域不光城区人口规模较大,而且下辖镇域经济发达,不少经济大镇人口规模相当于中西部的一些县,这些经济大镇也多有电影院线布局。
以昆山为例,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在网上对外售票的昆山31个电影院中,将近一半(15家)位于市中心所在丰瑞玉山镇(昆山开发区),此外花桥镇有5家,周市镇有4家,其他一些镇也大多有影院分布。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经济发达的一些县域新市民很多,现在落户门槛放开,很多人在当地落户。现在有很多人返乡过年,但也有不少人留在当地过年。年轻人是看电影的主体,他们留在当地过年,看电影就是很多人一个很重要的娱乐休闲方式。
当然,电影票房位居前列的县域也有个别是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的人口大县。但总体来看,中西部的一些人口大县,虽然户籍人口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这些人口大县有大量人口外流到东部沿海地区,虽有不少人返乡过年,这些县域的电影票房排名并不靠前。
丁长发说,对很多远距离返乡过年的人来说,他们春节回家,大多都是在走亲访友叙旧,有很多去处;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方式,看电影并不一定是排在前列的选择。难得回家过年,那主要精力是用来跟亲戚朋友叙旧的。同时,中西部人口外流较多的户籍人口大县,外流人口很多来自乡镇,中西部地区乡镇的电影院线较少,要看电影就要到县城,而县城影院的供应又有限。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超过1500万元的县域(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猫眼专业版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