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探伤工 守护春运路

“嘀嘀嘀……”2月5日,正值春运返程高峰,在衢九铁路九江站,一队作业人员推着橘黄色的探伤小车走在铁道线上,探伤仪发出嘀嘀声。他们就是被称为“钢轨医生”的铁路探伤工。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九江桥工段的探伤工们更加忙碌。探伤工班长柴国阳和工友们对九江站的道岔、线路进行加密探伤作业。由于春运期间列车运行密度增加,钢轨探伤作业只能利用列车通过间隙时间进行,因此要求他们必须快速、准确判断钢轨是否存在伤损。他们使用的工具——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和手持超声波探伤仪,就像医生的听诊器与手术刀,是探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衢九线行车密度较大,钢轨容易出现伤损,大家一定要仔细检查,避免漏判。”柴国阳对大家说。

此次探伤作业分为两组,一组探伤人员推着钢轨探伤小车,一边观察显示器上的波形,仔细辨别仪器上发出的不同提示音;另外一组探伤人员手持超声波探伤仪探头,在道岔翼轨轨面、尖轨轨头等重点部位来回匀速移动,观察显示屏上的波形,反复移动探头进行确认是否有伤损。

柴国阳右手小心翼翼地拿着探头在焊缝处轻微移动,左手扶着探伤仪,目不转睛地盯着仪器屏幕。“焊缝伤损类型较多,我们都是以毫米作为计量单位,达到3毫米的就是重伤,所以日常作业必须像绣花一样精细。”柴国阳介绍。

探伤过程中,柴国阳熟练地操作着钢轨探伤检测仪。突然,钢轨探伤仪发出了“嘀嘀”的警报响声,柴国阳双膝跪在轨枕上,摘掉手套,仔细检查着钢轨,经过现场确认发现了一处伤损,随后,柴国阳在伤损地点标记好位置并拍照留存。

柴国阳说,如果发现异常,探伤人员会在现场进行反复核查,然后确定位置、做好标记、反馈给相关业务科室和设备管理单位,针对情况及时处理。

一天下来,柴国阳和班组成员要肩扛手抬重约50斤的钢轨探伤小车避车上下道20多回,弯腰蹲起上百次,分析波形20多组,在铁道线上行走六七公里的路程。为确保探伤作业质量,他们在现场作业完成后回到工区,还要进行探伤数据回放,检查是否有遗漏。

“春运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也是责任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坚守在岗位上,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柴国阳笑着说。

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在铁路线上,是铁路安全的守护者。在春运期间,他们是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万千旅客回家路。

地铁调度员的春节“团圆”使命

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刻,然而,在这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地铁人,舍弃与家人团圆,只为守护着这座城市的“脉动”。


王登是中铁电气化局南昌中铁穗城轨道公司的地铁调度值班主任,今年是他在南昌工作的第8个年头,春节,他再次主动请缨,选择在南昌地铁3号线调度岗位上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对他而言,春节在岗不仅仅是一份职责,更是一份对乘客安全出行的承诺。

在南昌地铁3号线控制中心,王登和同事们24小时不间断地盯控着各项设备的运行。春节期间,地铁客流量的激增,无疑对调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值班主任,王登需要密切关注各调度员作业情况,遇到突发情况做出准确决断,指导调度员科学调度,确保乘客能够安全、准点地到达目的地。同时为了确保地铁运营的平稳有序,王登和同事们还需要与公司内部多个部门保持紧密沟通,确保出现突发情况时,各部门能迅速响应,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解决问题。

除了繁忙的工作,王登作为班组的“大家长”,还要时刻关注班组每一名员工的心理状态。“春节对每一个人都有着团圆的特殊意义,大家都是因为留下来值班而无法与自己的家人团聚,但我们作为地铁调度员,守护好每一名乘客的出行安全是我们应该肩负的责任。”王登说。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地铁调度的工作不分昼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们端坐在调度台前发布一条条调度指令,用最严谨的态度守护着万千乘客的回家路。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本报全媒体记者曹阳明、杨啸延

值班编校:胡梦婷、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