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
父母的言行举止,和子女的人生结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惜的是,还有很多父母,坚持重男轻女的思想。
认为儿子以后要娶媳妇,让家庭添丁,兴旺,女儿一旦出嫁了,和自家就无关了。
也有一些父母,口口声声说“女儿的小棉袄”,背地里却把家里的一切财富,都给了儿子,甚至压榨女儿,供养儿子。
任何事情,有因有果:一个家庭,薄待了女儿,家人都不会好过。
01
逼女儿攀高踩低的家庭,心穷人困。
很多家庭,指望女儿嫁个金龟婿,然后一家人都可以依靠女婿,过上逍遥的日子。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直都不关心女儿的成长,又要求女儿嫁入豪门,反哺娘家。这现实吗?
更可怕的是,女婿变得穷困了,娘家人就开始着手,看如何让女人离婚,另外去寻找更好的男人。丝毫没有“风风雨雨一起熬”的想法。
在《警世通言》里,有个叫刘有才的船夫,家有女儿宜春。
按照习俗,刘有才把女儿许配给了朋友的儿子宋金,定下了娃娃亲。
原本,宋家是地主,条件不错。但是宋家出现了变故,导致宋金变成了孤儿,流落街头。
看着宋金的遭遇,刘有才很心痛,又担心女儿嫁给了穷光蛋。
刘有才一咬牙,就取消了女儿和宋金的婚约。本想,女儿能够顺顺利利改嫁,却不料女儿整日哭哭啼啼,死活不愿意改嫁。
多年后,宋金做生意发财了,在城里有了好几家店铺。刘有才羞愧而去,女儿和宋金复婚。
诗曰:“刘老儿为善不终,宋小官因祸得福。”
看远一点,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男人,在年轻的时候是穷困的,到后来却能够致富;男人中年困难,但是到下半场仍旧幸福。
今天的富二代,也许是明天的败家子。今天的穷书生,也许是明天的大官人。
若是父母逼着女儿去攀高,那就是拜金主义,是往火坑里跳。好父母,会教导女儿,和丈夫一起,熬过苦,享受福,沉沉浮浮都一起过。
攀高,本质上是一种“心穷”的行为,贪图眼前的利益,不考虑后果。只要女婿变穷,这娘家就困顿了,怎么做,都不会顺溜。
02
用女儿做交易的家庭,婚姻不幸。
有一段时间,江西情侣男友拿不出30万彩礼被迫分手的信息,被大家热议。
小邹(男)和小谢(女)都是江西人,他们恋爱了两年的样子,然后决定离婚。
男方也很主动,还准备了十几万的彩礼。没想到,女方一开口,就要三十万。
男方父母听说要三十万,马上就打退堂鼓了。毕竟,对于一个普通家,要存款三十万,是很难的,一年的总收入,也就那么几万块钱。
女方呢?也没有退让的想法,因为女方还有两个弟弟,并且父亲的身体不算太好。
把情况捋一捋就知道了,女方要这么多彩礼,其根本是为了保证两个弟弟能够结婚。一转手,姐姐要来的彩礼就变成了弟弟给弟媳的彩礼。
最后,小邹和小谢忍痛分手。
用女儿的婚姻,换来儿子的婚姻;用女儿的钱,支撑起女方家庭的经济;用女儿的钱,管儿子一辈子。算盘不错,但是女婿有这个能力吗?
如果女婿有能力养活娘家所有的人,那么这个女婿的经济条件不错,人也有出息,他还会要一个穷困的女人嘛?
好的婚姻,都是门当户对的。要女儿嫁给谁,还得看看娘家的条件。
好的婚姻,是双方父母,一起托举儿女的幸福生活,是两个大家庭互帮互助,成就更好的未来。
女儿不是商品,不是娘家致富的筹码。若是的话,家里的儿女,婚姻都是不幸的。
03
不让女儿读书的家庭,仕途不顺。
古代,女人读书的机会是很少的,也没有仕途。虽然有一些女子做官,到底是极个别现象。
现在,人人都有读书的机会,都可以做官,经商等。
若是女人没有了读书的机会,其家庭的格局,就很明显了,会走两个极端。
其一,女儿读书很厉害,但是父母舍不得花钱,认为女儿迟早会嫁出去,读书多也是给婆家利益而已。因此不给女儿读大学,逼着女儿辍学,去打工。
其二,把读书的机会,都给了儿子,因此儿子大概率会变成纨绔子弟,从而没有读书的命。就算花一大笔钱,送儿子去私立大学,后来还是不成器。
女儿可以成器,被遏制了,儿子不成器,被扶持了。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希望?结局一目了然。
允许儿女都读书,形成竞争的格局,谁都没有被溺爱,未来的希望更大。
04
生儿育女一辈子,公平很重要。
父母把儿女养大,真的不容易,不要因为几次偏心,把所有的辛苦,都打水漂。
主持人杨澜说过:“你要相信善意的力量,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善意地对别人。善意就像空气一样是会流通的,到时会有正面的能量还给你。”
善待女儿,不一定会有巨大的回报,但是家庭一定会顺顺利利。
娘家给出嫁的女儿留一张床;鼓励女儿励志成才,靠自己过日子;帮助女婿谋业;儿女一起努力,托举父母的晚年......这都是父母应该倡导的。
把女儿养好了,娘家的每一个冬天,都有温暖的小棉袄。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