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这位来自清华美院的学子

看了这位小姐姐的素描画

我才知道原来清华大学比我想象的还要美



于婉莹

201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

2014年推荐免试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绘画系油画专业

2015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艺术家

2016年推荐免试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美术学理论研究



画家、代表作品:《青藤画语》

于婉莹用她自己的素描形式画出了心中的清华

即使不是学校的一员

看过她笔下的素描清华

那你一定会很想去逛逛学校的校园,

二校门、水木清华,清华学堂,零零阁

给你不一样的手绘清华





二校门



荷塘小亭



水木清华



新清华学堂



风筝的夏天



拱桥



荷塘荷花

在美院这七年,于婉莹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展览,也拿过一些奖项,但被问及自己的绘画风格时,她双眉微皱,思考片刻后说道:“事实上,我不认为我有什么绘画风格,我也很难把我现在的绘画归类于某种风格里。”虽然本科学习国画、研究生修习油画的她,常常会“纠结”在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之间,但在她看来,这种“不确定”正是清华送给她的礼物。



院子里的常春藤





自行车



零零阁

零零阁位于近春园西南的一座小山上,它是一座仿古观景亭,于1969年校庆时落成,是00字班的校友捐赠给母校的纪念日。



科学馆

科学馆是清华大学早期四大建筑之一

门额上携有【科学】和【SCIENCE BVILDING】



清华学堂

而在导师李睦眼里,于婉莹是他带的几个研究生里非常不同的一个,“尤其是,她的绘画非常不同——艺术品最核心的价值就是不同,如果是重复的东西,就无从谈起好坏,不同的作品至少具备了成为好作品,优秀作品的可能。”



文科图书馆

在文科图书馆画中的三只飞鸟,乍一看并无何特别,但略一回味,就会发现从比例来看,它们的体积实际上会偏大。于婉莹右手拇指点着其中一只飞鸟,头微微一倾:“我当初画这三只小鸟的时候也清楚,就这么画的话,与实际的比例不是很符合。虽然发现了这一点,我还是觉得只有通过这样的大小呈现出来,文科图书馆的生气才能够得到更为充分地体现。”

正如李睦老师所言,一个画家去创造作品,首先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然后要有精致入微的表现。她的绘画之所以看上去不同,就是源于观察的不同,源于表现的不同。



工字厅



白杨的身影



同方部



二教

于婉莹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从亲密依偎的自行车,到日晷上繁复精细的花纹,从图书馆前的圆形路灯,到荷叶簇拥着的汉白玉拱桥,这是清华人眼中的清华,唤起每个与这个园子有密切交集的人的记忆。

在她看来,艺术学科倾向形象思维,偏重感性;理工学科倾向逻辑思维,偏重理性。理性的思维方式会对感性的绘画创作提供颇多的有益补充。



日晷

于婉莹:“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如此深入、细致、精微的描绘过清华园,做为一名清华学子,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去描绘我们的清华园,我会一直画下去,直至与母校的年龄同步”。

除了“清华系列素描组画”,再来欣赏一下她的其他作品



于婉莹



《平凡的世界》 布面油画 2016



《爱琴海之霞光》 布面油画 2016



《蓝天下的梦》 布面油画2015年



《宁静的午后》 布面油画 2016年



《蝶羽香》 布面油画 2016年



《漫游的椭园》 布面油画 2015年



《水中纹》 纸本水墨 2016年

最后,请大家把手机横屏,欣赏婉莹的国画作品《惜春》。



《惜春》纸本水墨 2014




校庆画展 | 才女艺术家于婉莹,向大家介绍了她的手绘清华作品,受到了许多同学的喜爱,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关注和多家媒体的转载。





于婉莹从国画到油画,从彩色到黑白

婉莹并未“屈从”它们,倒是“融合”了它们

于婉莹的历程,是清华精神的演变在她笔下的一个缩影












“新清华学堂音乐厅”演出的Eason


看到于婉莹作品,陈奕迅也是狂赞不已

并给于婉莹鼓励加油~








作为这个礼物于婉莹真的是非常开心,能亲眼见证自己的绘画作品《新清华学堂》作为清华大学的礼物而感到非常荣幸。她摒弃了所有的色彩,回归最原始的黑白,简单的线条,细致的刻画,更加凸显了百年清华拥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为何于婉莹利用黑白手绘来创作?

她说:

黑白能表现出清华的历史沧桑感

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习惯





描绘朴素和沧桑,不仅是清华的景色

还有清华的自信和荣耀,一个大气的学校




四方部




主楼


从国画到油画,从彩色到黑白,于婉莹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也在学习不同绘画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线描和素描都是东西方绘画语言中的经典表达方式,前者写意,后者写实,然而于婉莹并未“屈从”它们,反倒是“融合”了它们,以一个清华学子的视角,营造出了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文和艺术的清华校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