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
晨光熹微,寒风凛冽。日前,在国铁集团新疆铁路乌鲁木齐供电段,检修车间的接触网工王双庆正巡检铁道线上方的接触网线。
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上空6米架设的特殊输电线路,为客货运列车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维护铁路接触网的便是接触网工,这些高空作业的身影,仿佛一个个“空中舞者”。
新疆铁路乌鲁木齐供电段的接触网工正在进行“天窗”作业。人民网 李龙摄
春运安全,离不开精细的检修。受车流量大、气温变化等影响,铁路接触网设备可能会发生各类安全隐患。对此,乌鲁木齐供电段组织青年骨干,对接触网设备进行集中排查,通过白天“天窗”和夜间“天窗”轮流进行,作业车和车梯相结合模式,保障列车安全开行。
“今天的任务是对三坪火车站接触网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停电命令已下达,安全措施已采取完毕,人员可以开始作业。”1月27日清晨,在三坪火车站,现场指挥人员通过对讲机传来的信号,下达检修作业指令。
随着命令的下达,车梯作业平台升起,检修人员从车梯攀爬上6米多高的接触网,手持力矩扳手、水平尺、钳子等工具,勾起脚尖缓步向前凌空“起舞”,开始检修作业。
“兄弟们,登高作业要抓稳啊!”王双庆抬着头,目光紧盯高空作业的人员。
新疆铁路乌鲁木齐供电段的接触网工正在进行“天窗”作业。人民网 李龙摄
接触网的零部件非常精密,要完成腕臂检调、接地线、拧螺丝、调参数等一系列作业,这不仅需要技术和心理素质过硬,而且需要体格过关。
“平顺的接触线可以使列车上的受电弓平稳滑过,保护受电弓安全高效运行。如果接触线产生硬点,则会造成弓网的机械损伤和电弧烧伤,进而影响列车运行时正常取流以及弓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王双庆介绍说。
开展作业的接触网工李阳说:“低温下人容易感冒,接触网设备也容易得‘风寒’。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设备拉出值和导高都会出现变化,偏离预定的标准值,影响供电安全。我们的工作就是利用行车间隙及时处理设备隐患,确保接触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弯腰、转身、挪移……高空作业的接触网工们变换身形,发现一处隐患,清除一处隐患。他们手持力矩扳手,一下、两下、三下……持续发力紧固着接触网设备上的螺栓,将设备参数调整到误差范围允许的毫米数值之内,网线也随着他们的发力而载着他们左右晃动。
随着高空检修完毕,大家缓慢从车梯上下到地面。经过120分钟的鏖战,白天“天窗”作业结束,共计检修1.1条公里的接触网设备。
新疆铁路乌鲁木齐供电段的接触网工正在进行“天窗”作业。人民网 李龙摄
根根银线、座座铁塔,这是王双庆的“亲密战友”;时站、时俯、时仰、时蹲,这是王双庆每天的工作;检调线路、参数复核、举杆打冰,是他这些年的日常。
作为工区的“领头雁”,王双庆总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宝贵的检修经验和应急处置方法无私地传授给徒弟钱生龙。
钱生龙说:“自己的师傅始终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每次作业前,都会严肃地对他强调,接触网作业,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面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王双庆常说:“我们的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团队的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王双庆正在使用激光测量仪测量接触网参数。人民网 李龙摄
在铁路运输的广阔舞台上,接触网工就是在高空中默默守护客货运列车平安出行的“无名英雄”之一。
今年春运期间,每天都有大量列车从乌鲁木齐供电段管辖的设备范围驶过,王双庆和工友们在一个又一个白天或黑夜守护在铁路线上,只为更多人能平安出行。
如今,乌鲁木齐供电段担负着兰新线、精霍线、奎北线、乌将线、将淖线等22条铁路运输的供电运营维护任务;管辖范围东起“火洲”吐鲁番、西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国门口岸站,北到国内最大整装煤田准东站延伸至将军庙和克拉玛依,肩负确保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铁路主通道、中欧班列以及疆煤外运供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
一列客运列车鸣笛驶过。人民网 李龙摄
清晨,一班列车驶过,那呼啸而过的风声,就是对他们工作认可的欢呼声。
“只有保证大家的安全,才能有小家的幸福。”2月10日起,王双庆将前往北疆地州,迎来一个又一个白天或夜间“天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