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改革,什么最重要?创新!
改革,改的是旧路,革的是旧疾。没有创新,改革就无从谈起;没有创新,改革就不会有真成效。可以说,创新就是改革的生命,是改革最本质的要求。
创新首先是一种态度。无论是“从无到有”,还是“从有到优”,改革都是要告别“老套路”和“旧思想”,与“一般化”和“过得去”说再见。唯有以创新思维推动改革,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寿光模式”,到新时代的“陆海直运”监管模式,从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山东用一次次实践告诉我们,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才能创造“不可能”的新奇迹。
创新也是一种本领。面对阻碍前进的“绊脚石”“拦路虎”,没有一股“闯”的劲头、“创”的精神,改革就寸步难行。看淄博,深入探索“生产不停、职工不散、市场不丢、税源不断”的司法救治模式,服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看潍坊,风光能并举,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口”,机械能耗减少70%以上。事实证明,以科学方法促改革之进,以过硬作风筑改革之实,解答好“创新之问”,“创新之策”必不可少。
新春第一会上,省委、省政府瞄准制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为山东改出“一流”、改出“标志性”,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当前,无论是推动产学研融合,还是激发企业、人才等创新创造活力,都离不开优质的创新环境。用好深化改革创新“关键一招”,积极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培厚创新沃土,才能吸引更多创新资源,让一切创新源泉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无创新,不改革。今日之山东,乘改革东风,挑发展大梁,各领域创新勃发奔涌。以改革之“钥”解难题破藩篱,以创新之“力”应变局开新局,迎接我们的,必是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 张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