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撤回对石某抚养费一案的执行申请,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成长环境。”
“我也同意将起诉李某的民间借贷纠纷和变更抚养权纠纷两个案件撤回,同时也不再提出执行异议。”
“咱今天既然都说好了,就要说到做到!”
“好!”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的办公楼里灯火通明,随着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一场由家事纠纷引发的四起关联案件,在一场“围炉夜话”中被成功化解。
图为2024年10月24日,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法官王艳梅(右)“背靠背”做调解工作,化解双方当事人纠纷。刘军 摄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石某与李某因家庭琐事、性格等原因经常发生矛盾,最终感情破裂,协议离婚。离婚后,二人又因三个孩子的抚养费问题产生纠纷,经睢阳区法院审理,判决石某支付三个孩子的抚养费。2024年10月初,由于石某怠于履行,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收到强制执行通知书后,石某颇为恼火,在提出执行异议的同时,以民间借贷纠纷和变更抚养权纠纷为由将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偿还之前借自己的3万元,并要求拿回三个孩子的抚养权,双方为此再度对簿公堂,矛盾愈演愈烈。
审理过程中,负责此案的睢阳区法院法官刘丰获悉,石某与李某的抚养费纠纷尚在执行过程中。为厘清纠纷,他第一时间向负责执行该案的法官陈琦了解执行情况,得知石某已提出执行异议后,刘丰又找来审查执行异议的法官王艳梅了解情况。
双方对立情绪严重、心结颇深,如果机械办案、一判了之,不仅案子难以彻底化解,还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如何处理可以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三位法官为此碰头会商,就案件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发现这几起案件高度关联,存在协同化解的可能。
三人一拍即合,达成共识。刘丰随后联系石某和李某,请二人来到法院先行调解。起初,石某还有些抵抗情绪,经刘丰的耐心劝说和释法明理,石某终于同意尝试调解,等两人到齐时,已是傍晚七点半了。
因前期与双方有过多次沟通,王艳梅没有过多寒暄,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让大家过来,就是希望能彻底解开你们两个的心结。三位法官都在这里,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现在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新仇宿怨”交织,火药味十足,还没说两句就吵了起来。
“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其实双方矛盾并不大,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引起的。今天咱们就面对面把问题掰开揉碎,共同解决。”眼看双方当事人情绪越发激动起来,王艳梅及时介入,安抚双方情绪,把调解拉回正轨。
此时夜已深,大家围坐一起,在石某、李某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案情全貌也随之清晰起来,王艳梅发现双方矛盾焦点还是落到了三个孩子的抚养权上。
“孩子以后的抚养费我会按时给,看在孩子的份上,我也可以不追究欠款的事情。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三个孩子的抚养权归我。”石某态度坚决地说。
李某听后,虽然明确表示不同意,但语气跟之前比明显缓和不少,而她紧接着的这番话,让石某陷入了沉默。
“你有没有考虑过孩子,就算我没啥意见,孩子也不会同意。”
“既然都是为了孩子好,就听从孩子的意愿吧!”面对王艳梅的这一提议,双方都没有异议,原本争吵不休的二人也逐渐放下了各自的芥蒂,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达成共识,主动撤诉。
事心双解后,李某和石某两人沟通的次数多了,关系也慢慢变得融洽。双方撤诉后不久,李某打来电话由衷地感谢道:“我俩回去跟孩子谈了谈,孩子们说愿意跟我一起生活,我也和石某商量好了,让他每周末把孩子们接去照顾两天。谢谢几位法官那晚耐心细致的调解!”
“对于孩子来说,母爱固然重要,父爱同样不可缺少。希望你以后好好生活,为了孩子用心把家庭经营好。”刘丰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说。
一次联动调解,使得涉及审判和执行的四起案件同时结案,不仅实质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也节约了司法资源,减少了双方诉累。看到昔日夫妻重归于好,刘丰、王艳梅、陈琦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打心底为两人感到高兴。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记者:刘熠博|通讯员:刘军
见习编辑:闫 钰 |联系电话:(010)67550734|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