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万象启新。
2月6日,烟台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大会,为全年工作谋篇布局。基调已然定好,烟台立即行动:两日后,烟台发布《全力提升开放水平加力提振消费七项政策措施》,聚焦“开放”与“消费”两大领域,推出七项政策措施“大礼包”,以开放促发展,以消费促繁荣,不断扩内需、稳外需,以“开放+消费”的双轮驱动,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提升开放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城市发展的新机遇正不断涌现。
以“开放”为基因的烟台,聚焦打造大通道、建设大平台、推动大合作等,巩固提升烟台在全国开放大局中的战略位势,分阶段明确了到2027年和2029年的工作目标。
在《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中,烟台总的提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路线图”: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加快构建以港口、机场、中欧班列等为支撑的国际物流网络;提升制度型开放能级,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持续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用好鲁新、RCEP等地方经贸合作机制;承接重大平台溢出效应,依托儒商大会、绿发大会等高能级平台;打响“投资烟台”品牌,开展产业链招商;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实施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跃升行动;防范化解贸易投资风险,完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工作机制,健全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工作体系。
跨境电商作为对外开放的全新手段,正以其独特优势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加码”跨境电商,烟台谋划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人才培育等关键环节,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产贸流通互促的发展格局,力争到2027年,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20%,具体实施五个工程:
实施产业升级工程,培育12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建成8个省、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实施主体培育工程,打造“1+2+N”全域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壮大主体队伍,给予资金支持;实施基础扩容工程,再建设5个消费品国际展示中心,培育5个跨境直播融合基地;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完善人才培育体系,举办大学生跨境电商技能挑战赛,建设3个校外实践基地,年均开展培训活动200场以上;实施服务创新工程,办好山东跨境电商生态大会、国际精准采购活动,打造“烟交会”品牌和黄河流域国际数字贸易港。
在助力企业“走出去”上,烟台坚持以“产业带出海、供应链赋能、融合新业态”为工作主线,聚焦企业需求,联合六大国家级商会,精准开拓市场。一方面,开展十大境外市场开拓行动,以“烟台好品出海”行动为引领,组织开展机械设备、食品农产品、纺织服装等出海行动,全年组织企业参加392场境外展会。另一方面,集中发布2025年境外市场开拓计划及配套支持政策,对2025年的境外展会给予全覆盖支持,重点展会展位费给予70%支持,其中新兴市场支持比例提升至80%,并按季度发放。
加力提振消费
2024年,烟台通过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扩内需,实现了消费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7.5亿元、增长6%,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5、1个百分点。
2025年伊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放在首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促消费工作。聚焦释放消费活力、激发消费潜力,坚持以促消费、惠民生为重点,烟台聚焦商务、民政、文体等领域,围绕推动商品消费升级、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等6个方面,制定了22条措施——
持续打造“参入烟台、拥鲍大海”城市消费品牌,开展2025烟台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200场以上。实施文旅消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等专项行动,推出10大主打活动和100项精品活动,培育全国性、区域性鲁菜餐饮集团10家以上。大力发展首发经济、数智消费,扩大绿色消费,提升健康消费,全面释放冰雪经济和赛事经济活力。升级一批“一站式”城市消费新地标,丰富旅游演艺产品和剧场演出供给,创新发展工业旅游、乡村文旅等新模式。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实施“烟台好品”培育工程,统筹培育提升一批“老字号”和“新字号”。完善就业服务,全力构筑消费支撑体系,激发住房市场活力,满足群众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
在电商方面,聚焦电商与产业融合,着力构建“一核多区”的产业聚集区布局,到2027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电商企业突破1.5万家。
发布《关于推进现代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产业培育、市场运作、节约高效”原则,全力打造“绿色低碳”烟台会展品牌,年度高水平举办会展活动超过110场,力争到2027年,打造成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会展名城。
烟台作为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为进一步发挥葡萄酒在城市影响、对外开放、提振消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制定了2025年行动方案,力争年内全市规上葡萄酒企业产量、营收和利润,分别占到全国的35%、35%和45%,品牌价值达到862亿元。
记者 衣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