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通辽市全力以赴抓招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擦亮“近悦远来 营在通辽”的营商环境品牌。
2月6日,通辽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将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年度工作的首要任务进行集中动员,导向鲜明、突出重点,明确提出坚决向执法混乱现象、涉企贪腐现象、司法不公现象、违约失信现象“开刀”,充分保障合法经营与正当利益,让企业家在通辽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在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工业园区的内蒙古锦联铝材有限公司内,2000多名员工坚守工作岗位,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全力忙生产赶订单。该公司铝厂副厂长戴连松介绍,2025年计划生产铝产品104万吨以上,计划销售额在180亿元。
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根基土壤”,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自2022年起,通辽市接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争优年、创新年行动,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探索、全力出击,各领域、各战线积极响应、协力保障,营商环境排名实现了跨越攀升,全市项目投资连续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通辽市荣获“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惠企利民实践城市”等荣誉。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通辽市委、政府决定进一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年行动”,动真碰硬建设最好的营商环境,重点向四个领域发力。
坚决向执法混乱现象“开刀”,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行全要素清单管理,建立执法回访评价机制。全面推行“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首违不罚、公益减罚、以学抵罚、轻微速罚”等执法模式,开展“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试点,严禁随意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着力杜绝多头重复执法,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以文明规范、富有温度的执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坚决向涉企贪腐现象“开刀”,以“零容忍”态度开展“损害营商环境行为专项治理”,重点查处索贿受贿、恶意刁难、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问题。畅通市场主体举报渠道,设立“营商环境直通车”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举报平台,让市场主体敢说话、说真话。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监督问责,切实为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坚决向司法不公现象“开刀”,推进司法公信建设,强化涉企案件全流程监督,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涉企案件专项评查机制,通过重点案件督办、类案质量分析、典型案件通报等形式,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对久拖不决的涉企案件要挂牌督办,让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坚决向违约失信现象“开刀”,探索建立政务承诺清单制度,对招商引资协议、惠企政策兑现等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快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清仓见底,对近年来未兑现的政策承诺进行专项督查,切实以政府诚信带动社会诚信,让“言必信、行必果”的地区形象成为通辽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最大底气。
2025年,通辽市将聚焦企业需求,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切实为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重大项目谋划、提升招商实效、推动项目落地三个方面下足功夫,为扩投资、育产业、稳增长积蓄后劲。(记者 薛一群 通讯员 邵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