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成都寒意依旧,位于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南侧金融麦田的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内却春意盎然。
中心一楼,由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和成都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民企会客厅”高校校友会问需服务专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活动聚焦不久前“知名高校校友企业家座谈会暨‘返乡人士’恳谈会”上校友企业家提出的实际需求,共议校友企业与地方经济如何深度融合与发展。
“恳谈会上的一个建议,迅速得到了政府的回应,让我们倍感温暖。”时隔半月,再次走进民营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校友会执行会长张芒表示。在1月23日举行的恳谈会上,张芒提出建议,校友会可以突破现有组织形式的限制,注册为具有法人资格的服务公司,以实现专业化、持续化运作。
校友企业家的诉求被记录,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专题活动。聚焦校友企业家提出的实际需求,来自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教育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为校友企业家答疑解惑,并就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校友会对校友经济的市场化促进作用与在场校友企业代表展开探讨,共谋发展良策。
“‘企需我应’,政企之间的双向奔赴,让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有了更多支撑。”就在当日举行的“蓉会+”2025蓉社共促民营经济发展沙龙活动中,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波表示,不久前,他在成都政企交流微信群表达了自己对民企发展的建议,不到半小时,邓波就收到了市国资委的对接电话。“毫秒级”的响应,让企业感受到政府对民营经济的重视。
当日,民营企业中心共有6场惠企助企资源对接活动举行,活动主题涵盖数据资源、税务、产业园区等企业发展要素。记者了解到,自中心成立以来,每周都会有10场左右的资源对接活动在这里举行,“民企会客厅”长期扎根于此,并保持“一周见两次”的频率。截至2月8日,中心累计开展28期“民企会客厅”活动,覆盖近600家企业,“小切口”聚焦540家企业483件诉求,均已协调解决。成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品牌持续擦亮,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