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内蒙古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重点做好“狠抓助企行动,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题”等11个方面工作,明确提出助企行动就是要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事当家事,政企携手共谋发展。
企有所呼,我必有应。连日来,内蒙古各地各相关部门对标新要求新目标,把自治区两会精神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各项助企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大家表示要把承诺变为现实,让所有助企行动的美好愿景变为可触摸、可感悟、可享用的福祉与红利。
目标明确“润企有声”
今年鄂尔多斯市将继续为大企业和小个体牵线搭桥,建立不低于500户企业与3000家个体工商户结对互助、共赢发展机制;
为推动“四白”食品小作坊进园区集中集聚发展,今年年底呼和浩特市要建成5个食品园区;
在规范市场监管部门执法检查上,今年巴彦淖尔市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机制,科学合理安排全年抽查计划,全年跨部门抽查任务比例不低于65%……
2月7日,春节刚过,内蒙古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闻令而动,聚焦助企行动全面发力,真心实意为企业当好信息员、服务员、联络员、协调员。
“助企行动作为市场监管部门2025年落实‘六个行动’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从‘一件事’提速、‘一站式’服务、‘一码查’管住三方面入手,为企业疏堵、赋能、减负。包括推动市场监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任务落地;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证照联办、并联审批;推动‘蒙信贷’‘质量贷’扩面提效,力争培育‘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1000户以上;把信用好、检查过的企业,纳入‘无事不扰’企业清单试点,源头压减入企检查频次,杜绝随意检查,让包容审慎、合规引导成为市场监管新常态。”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振清说。
发展所需,税务所向。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俊珅介绍,今年税务部门将聚焦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重点行业领域,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深化“政策找人”,助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快享。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统筹推动办税服务厅和12366一体转型升级,深化征纳互动服务,着力消除办税缴费痛点难点。通过深入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在工业领域,自治区工信厅同样在助企行动方面做出具体安排。“我们将加大新能源装备、稀土永磁电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供需对接力度,帮助企业抓市场、抢订单,有效释放现有产能;完成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整合并正式运行,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质效;做好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推动落实解决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做到应付快付、应付尽付;全面落实就业促进行动,推动企业和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合作、对接,提前谋划、定向开展职业培训,有效拉动就业增长等。”自治区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金豹说。
便民举措“春风拂面”
明确了目标,具体怎么干?各地已迅速行动。
春节假期一结束,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便开启了“爆单”模式,生产车间内,一袋袋聚乙烯醇“走”下全自动化生产线……
“近日有一批19吨的产品要出口到印度尼西亚,我们已经向海关申请了RCEP原产地证书,这是我们与国外客户进行价格谈判、签订外贸合同的有利条件。2024年,公司共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141份,享受国外关税减让约200万元。”该公司报关员宋露介绍。
为持续深化助企行动,呼和浩特海关全力落实海关总署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通关便利16条措施和呼和浩特海关关区46项细化措施,瞄准“新三样”、农畜产品等自治区重点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在推动“关长送政策上门”“企业问题清零”常态化工作上,探索推出针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一站式”服务举措,实现政策再加力、服务再提升。同时,为切切实实给企业减负,呼和浩特海关将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通过科技赋能提升通关效率、监管效能。
作为自治区直属大型能源企业,内蒙古能源集团在自治区两会闭幕当天便召开会议,系统谋划全年任务。
“听了自治区两会上提出的狠抓助企行动,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题的具体举措,我们热血沸腾。2025年,集团将在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高标准推进工作,力争在运在建装机达到6000万千瓦以上,当好内蒙古能源企业的‘顶梁柱’。其中新能源在运在建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全力拓展智慧运维市场,确保到2025年底运维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以上。在火电发展方面,在运火电加大灵活性改造和低碳化改造建设力度,多发稳发效益电;在建火电锚定‘争创国家优质工程、打造绿色煤电标杆’目标,加快推进664万千瓦机组建设,力争投产200万千瓦,在运火电装机达到1207万千瓦,充分发挥煤电‘压舱石’作用,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并网提供调峰支撑保障。”内蒙古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任何企业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协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内蒙古将通过强化资金供给,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拓展金融服务覆盖面,全方位支持自治区各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有效融资需求。包括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发力,对各类经营主体在放贷条件和利率水平上“一碗水端平”,落实好无还本续贷等惠企政策;全力支持区属国有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等方面的融资需求,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筛选优质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白名单”,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进一步建立自治区与中央金融企业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让内蒙古资源、产业优势同中央金融企业的金融资源深度对接、双向奔赴;建立健全各盟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自治区再担保机构及银行机构“三位一体”的新型银担合作机制,对民营经济主体担保贷款各合作方按比例分担风险。(记者 李国萍 李永桃 康丽娜 阿妮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