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辉煌历程,领略科技创新背后的文化力量。 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

本报讯(记者 孙颖)致敬科学家们聚成的璀璨星阵、邂逅上世纪90年代的搜狐新浪网易、回顾第一代中关村人的创业史……昨天,经过升级改造的中关村村史馆重张,带您感受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到“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历程,一起领略科技创新背后的文化力量。

中关村村史馆是一家展示中关村历史、人文、科技变迁的社区博物馆,2020年12月开馆,2024年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此次全新升级后,展馆面积由原来的1300平方米增加至23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设《中关村历史展》和《初心致远》《科学文化》《社区生活》《希言自然》四个主题特展。

走进焕然一新的中关村村史馆,迎面是大红色的序厅,基本陈设《中关村历史展》就由这里开启。展览从海淀源头开启,“海淀”何时初见史籍,这里能够找到答案——元代文人王恽的《中堂事记》里,1261年就曾出现了“午憩海店”的表述,“海店”即是海淀古称。当时的海淀曾是金中都北上蒙古高原的要道。

村史馆中,您能看到从《研究员陈春等进行“新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到《“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能看到我国第一本采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印刷的书籍《伍豪之剑》;还能看到“王码”“自然码”“五笔字型”“四通打印机”等架起汉字与计算机之间桥梁的技术……焕新的展览增加了许多珍贵史料与实物展品,还采用了动态屏幕、交互投影、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丰富展览形式。

在“中国世界”展区,挑高两层楼的展厅屋顶,自上而下悬挂了60盏灯,从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钱学森、袁隆平、王选等知名科学家。这里是展览特意设置的致敬环节,通过点选下方屏幕上的人名卡片,可以逐一点亮一颗颗耀眼的明星,那是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们让中国的璀璨星光闪耀世界。

记者了解到,中关村村史馆面向社会免费预约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9时至17时。参观者可关注“乐活中关村”微信公众号,点击“乐众享”栏目内的“村史馆参观预约”了解详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