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道沟乡庙宫村,村庄干净整洁,一栋栋农家小院漂亮别致,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扑面而来。

庙宫村只是围场抓实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场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着力整治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风尚,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工作部署强动力。当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加强乡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对移风易俗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同时,将移风易俗纳入全县整体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与乡村振兴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先后出台《文明实践积分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10余个,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文明实践出新彩。围场精准把脉、因地制宜,全力打造移风易俗特色阵地和品牌,拓展延伸“文明实践+”模式,打造“文明实践+一张清单”“文明实践+幸福食堂”等移风易俗特色项目20余个,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好。将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作为深化拓展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组织开展“树婚嫁新风 赴白首之约”户外集体婚礼、“双争”有我·移风易俗上舞台 文明新风“艺”起来文艺展演等活动1200余场,破除比排场、讲阔气的陋习。

先进典型树标杆。围场注重以点带面,聚焦培育典型,打造模范样板。充分发挥基层村(社区)“两委”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四带头”: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风尚、带头宣传移风易俗,切实提升移风易俗工作的感召力。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之星、好婆媳等典型评选活动,评选表彰十星级文明户3157户。

宣传教育浓氛围。围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和宣传媒介,运用横幅、宣传大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进移风易俗建设过程中的特色经验做法,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引导。自创《过大寿》《相亲》等贴近民心、接地气的文艺作品10余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宣传形式,将“低彩礼、新办事、不铺张、讲文明”的新风尚传递到千家万户,使文明之花在乡间田野绚丽绽放。

下一步,围场将持续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移风易俗理念植根乡土、融入生活,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文明力量。(闫浩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