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
提高免疫力
近日气候多变,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寒冷的气候和人们室内活动的增多为多种病毒提供了传播的有利条件。而中医理论中没有“免疫力”一说,面对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中医如何应对呢?答案就是补“气”。
相比疾病发生了再想办法治疗,中医更提倡“治未病”,提前从根本上预防。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的话来说就是“你的抵抗力太差,所以你才容易生病”。《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特别重视“防患于未然”和“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如何提高免疫力,避免邪气侵犯?
今天,合卫小编 请来了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吴安源,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医的妙招↓↓↓
1.充足睡眠:现在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每天24小时都觉得不够用,很多人越睡越晚,越晚越兴奋,不想睡,不愿睡,最后变成不能睡。晚上11点为胆腑值班的时间,其他脏腑都应该休息。过了11点不睡,就会加重其他脏腑器官的负担,出现早衰的各种症状。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规律作息,可能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使身体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异常表现。
2.坚持锻炼:古人将运动称为导引,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老少皆宜的导引方式,可以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给自己定一个运动小目标,长期坚持下来,身体得到锻炼,免疫力自然就能提高。要强调的是,中医锻炼的目标并不是减肥以保持身材,更多的是追求身心的愉悦平衡。
3.调节情绪:精神状态是人体内在环境因素,内环境的稳定有助于正气持久地保留在体内,免疫力自然提高了。中医讲究的“恬淡虚无”就是强调人们要心态平和,凡事平常心,避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对于心中的不良情绪,可以找朋友聊天,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较早,光照时间,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使人保持好心情。
经常看中医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中药方里时常能看到诸如党参、人参、黄芪、山药、白术之类的药。相比患病后进行的对症治疗,中医更加强调的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从整体着眼,辨证施治,从根本上将您身体这块地基夯实得更加牢固。中医补气有补元气、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之分。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世医得效方》,因为呼吸道疾病多经口鼻传播,而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朝百脉,因此补肺固表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玉屏风散则是益气固表的代表方剂。体现了中医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主导思想,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此方有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
复方玉屏风茶:
生黄芪6克、防风3克、白芍3克,贯众2克、炙甘草1克,共同碾成粗末,放在大号杯内泡茶饮用,用沸水冲服。可连续冲泡三至五次,一天内饮完。
特别提醒: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不得随意食用。
专家介绍
吴安源
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中医肝病专家。
2022年合肥市卫健委授予第四批“吴安源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病”名医工作室。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及肝硬化,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失眠多梦、盗汗自汗、慢性腹泻、月经不调、腰腿疼痛等疑难杂症。擅长采用中西药对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预防和并发症治疗,积极倡导“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人群采用中药的早期干预和防控。
咨询电话:0551-8218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