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妇幼保健院作为守护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阵地,其服务质量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近几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妇幼保健院增设中医诊室、打造中医馆。
■来源 | 医馆界
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承担着守护妇儿健康的重任。过去,受大众观念、医院人才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影响,大众普遍更信赖西医的快速疗效,医院内部中医人才储备不足,再加上西医诊疗在经济效益上相对更具优势,多数妇幼保健院形成了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服务模式,严重低估了中医药的价值与作用。
近年来,受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影响,妇幼保健院的营收遭受冲击,面临收缩压力。与此同时,大众对中医的关注度持续攀升,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接连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妇幼保健院加强中医建设。在此时代背景下,妇幼保健院正站在改革和创新的十字路口。
01
政策东风:支持妇幼加强中医建设
早在2021 年 5 月,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实施方案 (2021 - 2025 年)》,明确提出到 2022 年,要基本建立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网络,形成并推广一批妇幼中医药诊疗方案、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等规范。到 2025 年,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服务能力要显著增强,中医药服务覆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营造更浓厚的中医药服务氛围,更好地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
此后,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发展中医。2021 年 6 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制定印发《浙江省中医药发展 “十四五” 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所有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都要设置中医科。
2023 年 6 月,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通知,通过自愿申报、地市推荐、择优遴选的方式,建设 17 个妇幼保健机构中医馆,每个专科规范化门诊(含中医馆)建设项目补助资金 100 万元。
2023 年 8 月,重庆市卫健委印发《重庆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全部设立中医药科室,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构建起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特色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2024 年 8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文件,推进县级中医医院 “四大诊疗中心” 建设,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全部开设中医科室。
从目前的推进情况来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中医药与现代化医疗体系的结合方式,致力于构建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02
出生率之困:倒逼妇幼保健院谋变
妇幼保健院的营收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销售收入。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影响下,多地出生率呈下降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新生儿出生率从 2020 年的 8.52‰降至 2023 年的 6.39‰,将近减少了 298 万人。出生率的下降,使得妇幼保健院接收的新生儿数量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与新生儿相关的医疗服务收入,如产前检查、分娩服务、新生儿护理等,以及药品销售收入急剧下滑。
不仅如此,出生率下降还促使妇幼保健院的服务需求结构发生改变,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育观念转变,越来越多家庭开始重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长期服务,传统以新生儿服务为主的营收模式已难以契合当下市场需求。在此形势下,众多妇幼保健机构开始注重保健与临床的融合,建立起系统、便捷、高效的转诊协作机制,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部分市属、区属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已率先增设中医专科、开设中医馆,并开展适宜技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据第三届中国妇幼健康学术大会中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 年我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 3082 家,较上一年增加 19 家,其中 62.8% 的妇幼保健院已设有中医类临床科室,且中医治疗比例持续攀升。
具体案例
高密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保健、临床、教学等为一体的专科医疗保健机构。2020 年 6 月,该院将原有的中医科室整合重组为如今的国医堂,并打造了当地最大的艾灸中心、中药熏蒸室。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康复中的优势,积极推进 “中医药 + 儿童健康” 建设,推出 24 节气小儿保健特色门诊,将小儿推拿、穴位贴敷、雷火灸、小儿药浴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融入儿童保健干预方案,增加儿童中医治未病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并设立了 7 个中医儿科专病门诊。2023 年,中医药服务在儿科病房占比达 92.65%,门诊占比 45.15%。
铜仁市妇幼保健院作为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医院,2021 年 3 月开始创建 “妇孺国医堂” 建设项目,并于当年 7 月正式上线,开设了中医妇科、儿科、内科、疼痛科、针灸康复等 5 大门诊。通过聘请中医专家、招聘青年医生壮大中医临床队伍,并将中医儿科打造成优势专科。医院还开展多个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推行中药配方颗粒及膏方,提供多项中医技术。2023 年,住院中医药诊疗人次同比上升 64.49%,门诊中医药诊疗人次同比上升 54.19%。此外,该院还制定了中医药发展规划,投入五百多万经费用于加强中医建设。
嘉峪关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为一体的公益性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机构,其妇孺堂于 2022 年 9 月由原有的相关科室融合而成,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为一体,开设中医内、妇、儿、康复理疗、针灸推拿、养颜美容室等,提供中药内服、针刺疗法、艾灸、推拿、拔罐、穴位理线、穴位敷贴、乳腺疏通等中医特色的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服务。早在 2020 年,该院就已引进中药配方颗粒,以适应中医诊疗发展需要。
中医在妇儿疾病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尤其在治疗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产后调理及不孕不育等问题,以及儿科的感冒、咳嗽、腹泻、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种方面效果显著。同时,针灸、推拿、刮痧、中药敷贴等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安全、有效且经济的特点,不仅满足了大众的健康需求,还为医院带来额外营收,因此成为部分妇幼保健院增设的中医服务项目。随着 “中医药 + 妇幼” 发展模式日益受到重视,部分妇幼保健院的中医服务诊疗占比持续上升。
03
妇幼保健院的中医“加减法”
当前,在国家政策引导、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多因素影响下,“妇幼 + 中医药” 融合已成为妇幼保健院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融合模式既能增加医院营收,又能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预计会有更多妇幼保健院加强自身的中医建设。
对于公立妇幼保健院中的中医馆而言,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在发挥中医的传统治疗优势的同时,又能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覆盖妇女和儿童从孕前、孕期、产褥期到儿童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提供中医保健和疾病治疗服务,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专科。
当然,在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也面临诸多问题。在福建省妇幼健康中西协同发展研讨会上,原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司长、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张世琨常务副会长指出,我国县级妇幼保健院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资源依旧不足,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普遍匮乏,开展妇幼中医药服务任务紧迫。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加强中医建设或许是妇幼保健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附:2021-2024年部分妇幼保健院开设的中医科室和开展的适宜技术(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医馆界据公开资料整理
直播预约入口
I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作者/景天,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景天 视觉|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