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新崂山区三十而立再出发的起步之年。

在2024年发放约15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超4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崂山将再投入1800万元财政资金助力促消费;今年要抓好总投资1900亿元的263个重点项目,每一环都不折不扣落实;高标准办好8个方面32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群众……而立之年再出发,崂山要努力“走在前、当排头”,聚焦高质量发展,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1800万元全力助消费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市民在崂山区凭券消费,优惠多多。有的餐厅,一晚上近半数顾客结账时都会使用崂山区政府发放的电子消费券。有的市民表示,抢到满500元减200元的券,很划算。

2025年初,崂山区举办了全市首场促消费活动,发放100万元餐饮券和50万元超市零售券,可使用消费券的商家超过40家,包括铭家、开海、丽达、金狮等企业。餐饮消费券设置了单笔消费满100元减40元、满300元减100元、满500元减200元等多种满减额度;零售消费券设置了单笔消费满100元减30元、满200元减60元、满500元减150元等满减额度。此次发放的消费券为崂山区2025年第一季度电子消费券,后续每个季度发放餐饮、零售消费券,将扩消费、消费惠民工作持续全年,总计约1800万元。


崂山促销费活动

崂山区电子消费券的发放不仅消费者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多家参与商户也表示,在发放消费券后,客流量及顾客消费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青岛布可K酒店负责人徐龙成表示,餐厅客流量有明显提升,客人中10桌里面差不多会有4桌用补贴券。

开海崂山店楼面经理赵亚亚则表示,有了消费券后,客人们的消费金额有明显提升,原先消费200元的可能会提升到300至500元。

2024年,崂山区开展了“2024幸福消费 畅购崂山”为主题的系列促消费活动,投入约1500万元财政资金促消费,发放消费券3万余张,拉动实际销售额超过4亿元,其中涵盖零售、汽车、餐饮等重点领域。不少受益市民广而告之。“我去年在崂山买车,领券省了一万元,跟想换车的朋友说了,他今年也盯着呢。”市民韩先生说,崂山的消费券是实打实的优惠。

2025年接下来的时间,“消费中心城区”崂山区将优化升级汽车、家电、餐饮等消费补贴政策,以主要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主线,组织春、夏、秋、冬四季主题促消费活动,筹备年货节、咖啡节、邻里节等活动,涵盖购物、文旅、娱乐等多领域,构建起多层次的消费场景;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创新推出主题展览、直播带货、夜间市集等多元化活动形式,活动场次达100场以上,全面推动崂山区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抓好263个重点项目

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确实可以有效拉动消费,而高质量项目的建设才能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2025年新年伊始,崂山区召开“铆足干劲抓落实、奋勇争先开新局”工作动员大会,抓项目是此次动员大会的核心主题。

崂山区今年要抓好总投资1900亿元的263个重点项目,33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推动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一期等120个项目高水平建设;若七文化等文旅相关标志性项目将在今年上半年竣工投用;全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新引进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

将推动四大园区新招引项目120个以上,产业链总规模突破1150亿元。其中,虚拟现实产业成立全国沉浸式大空间产业联盟,争取引入AI眼镜等项目,力争产业规模达到24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中心,招引培育一批垂直领域大模型企业,全力建设青岛机器人创新中心、青岛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两个“园中园”,力争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设立薛长湖院士工作室,推动广州喜鹊医药总部落地,积极与广州奥咨达等药械项目洽谈,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引进工业母机、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智能检测装备项目,力争产业规模突破360亿元。


虚拟现实创享中心

2024年,崂山区统筹推进总投资约2300亿元的315个重点项目;其中,152个项目实现新开工、98个项目竣工投用。青岛虚拟现实整机和光学模组一期投入生产,虚拟现实创享中心完工;卡奥斯成为工业互联网首个千亿品牌。

崂山区凭借其在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等各类要素上的先天优势成为青岛“科创大走廊”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崂山区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家、省级瞪羚企业47家、高新技术企业920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80件,连续多年领跑全省。

成绩取得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抓项目靠的是不折不扣的落实。动员大会上,崂山区印发了《关于对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重点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的通知》《关于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事项责任分解的通知》。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事项的责任分解为例,崂山区通过责任分解,将报告内容分解为134条,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及季度目标等,确保报告中的每一项重点指标、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都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专责化、专班化,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比如,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由区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区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一季度将推动60个项目开建,二季度累计推动90个项目开建,三季度累计推动120个项目开建。

张村河四社区提前半年回迁

这个春节,对于崂山区中韩街道张村河片区的很多居民来说,过得尤其幸福,因为新房在手。

从2024年11月16日到12月28日,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张村河南岸的四个社区全部完成回迁,比原计划提前半年。

63岁的李雁是土生土长的李家下庄人,一共抓了三套房子,除了自己家的,娘家还给了一套。

“你说我女儿多幸福,几代人希望的好日子。”回迁现场,李雁看着身旁的女儿,幸福洋溢在脸上。回迁之前,李雁就一直上周边来看,心心念念地想搬回来。李雁说,张村河生态公园提升了整个小区的环境,交通也特别便利,出了小区门口没多远就是地铁站。“一直盼望着什么时候能抓阄,就是没想到能提前半年。”李雁给崂山速度点赞,并表示拿钥匙后要尽快装修。


张村河南社区居民喜回迁

2024年9月1日,青岛张村河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提升一期工程青银高速以东1.2公里先行启动区对市民试开放。这也是焕新后张村河的首次亮相。一个月后正式开放。

中韩街道开始在张村河生态公园里举办各种活动,如“寻找记忆·幸福中韩”健步行活动、2024中韩街道中老年人太极拳展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居民们感受着张村河巨大的变化。孩子们也已经在公园的儿童天地玩了数次,等搬回新居,出门走几分钟就可以玩了。

除了本地居民,张村河生态公园也被越来越多的青岛人知悉,成为热门打卡地,公园里的儿童天地,到了天气好的节假日都要排队玩。焕新后的张村河,热起来了。

2025年,崂山区将加快推进北岸8个安置区建设,推动中韩、枯桃2个安置区主体封顶,张家下庄、董家下庄等6个安置区建成,力争8月底前完成董家下庄、张家下庄社区回迁定位,2025年年底前完成郑张、南张、文张、张村4个社区回迁定位,让3500余户居民喜迁新居。


文化“两创”改变居民生活

这个冬天,崂山区海大路社区的许先玲老人,出门总喜欢戴一条红围巾,这条围巾是社区文化“两创”班上发的。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在家门口上起学来。”许先玲说,社区里的老人上课都可积极了,上课不仅能学知识、锻炼身体,而且邻里感情变得特别好。

“我们每次下课之后都要和不同的同学拥抱,每拥抱一次,就多了一个朋友。”许先玲在社区里的老熟人越来越多。此外,如果发现社区工作有些小问题,原来大家可能都要抱怨,但现在上着课和社区工作人员说一下,就直接解决了。

“我女儿嘱咐,一定要送这面锦旗,感谢村集体组织的文化‘两创’活动。参加以后,我的生活更丰富了,性格也更开朗了。”日前,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常家村文化“两创”社区大学第二期培训班结业,村民梁玉娅为常家村集体送上了一面锦旗。


常家村文化“两创”社区大学

第二期培训班现场的欢乐氛围

梁玉娅老人平时和老伴在村里居住,两个女儿均在外务工,平时老两口的生活方式比较单一,很少出门参加集体活动,也没有什么爱好。常家村首期文化“两创”社区大学培训班结束后,梁玉娅的女儿常新新看到村里的宣传,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后来听培训班学员说效果很好,于是她果断为母亲报名了第二期培训班。经过七天的培训,常新新认为母亲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性格变得开朗了,每天回家会主动和家人分享当天所学的内容,在家里也时常练习拍打操,培养了画国画、练书法等兴趣爱好。母亲还讲述了村委工作人员为了办好培训班的辛勤付出,教育晚辈要长存感恩之心,做一个文明人。

不少崂山区的居民像许先玲和梁玉娅老人一样,被社区文化“两创”课改变了生活。2024年以来,崂山区创新运用文化“两创”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分别从基础较好和相对薄弱的村居选取16个试点先行先试,通过调研摸排、培训学习、结对共建、开班推动等方式,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基层社会治理。

如何让培训班更接地气、更有人气?崂山区精心开设专题培训,推广健身运动,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截至目前,已举办专题培训200余班次,开设涵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国学经典诵读、中医养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480余节,开展文化“两创”活动6600余场,惠及群众25.1万人次,结合本土文化元素推广拍打养正操,覆盖人群超1.6万人次。

今年高标准办好32件实事

“现在去医院,停车真的太方便了。”需要定期带母亲去青大附院崂山院区就医的徐女士,最近去医院终于不为交通发愁了。

徐女士告诉记者,原来去医院,医院仙霞岭路门口总是堵车,进不去出不来的,大家还拼命按喇叭,声音特别刺耳,本来看病就烦,一堵就更烦了。

“今年医院新的地下停车场建好开始用,从医院东门开车进出方便,而且停车后坐电梯,出来没几步就到门诊楼了。”让徐女士觉得就医方便了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地下停车场,共有540个车位,这是崂山区2024年完成的众多民生实事中的一件。


新建成启用的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崂山院区地下停车场

2024年,崂山区高质高效完成8个方面30件民生实事,全年民生支出约110亿元。持续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优质资源倍增。崂山区第一中学、区人民医院开工建设,浮山学校等7所学校、幼儿园建成投用。区公共卫生中心竣工,沙子口、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升级改造,26个一体化卫生室完成建设提升。新打造城市书房6处,“美好阅读”更加触手可及。新建成养老服务站19处等。

2025年,崂山区要高标准办好8个方面32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区群众。

加快午山中学等6所学校、幼儿园建设,推动区第一中学主体封顶,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60个,改造提升8所中小学、5所幼儿园,为10所农村学校实施空调更新、温暖改造。建成合肥路小学人行过街天桥,完善15所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

加快区人民医院建设。建成投用“城市美容师之家”。为全区70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琴岛e保”商业健康补充医疗保险。新建4处托育点,为年轻父母解忧纾困。打造15个“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和10处儿童乐园。新建3处城市书房和2处自助图书馆,建设1处全民健身体育公园、15处健身路径。完善“15分钟应急救援圈”。

来源:半岛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