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01
今日语录
(2025年2月8日)
割舍,意味着改变,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割舍中变得成熟,如果我们对过去的事情紧紧抓住不放,就无法走向未来。没有割舍,就没有成长,这也是混乱思考所要付出的代价。
——〔美〕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02
美国共和党的历史记忆与现实映象
作者 / 于洪君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龙杂志
美国是名为多党制而实为两党制的国家,共和党是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之一。共和党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791年成立的民主共和党。1825年,民主共和党发生分裂,其中一派称国家共和党。1834年,国家共和党改称辉格党。1854年,辉格党与其他几个反对奴隶制的政治派别联合组建了共和党。共和党的最初价值观奠基于“个人自由”、“国家团结”等理念。当今时代的共和党则对实行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对外关系奉行孤立主义与强权政治,是典型的右翼政党。
1860年,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的亚伯拉罕·林肯就任美国第十六任总统,开启了共和党执政的先河。此后70多年,除民主党人执政的16年外,共和党一直主政白宫。先后出任总统的有:安德鲁·约翰逊、尤利塞斯·S·格兰特、拉瑟福德·B·海斯、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尔德、切斯特·艾伦·阿瑟、本杰明·哈里森、威廉·麦金莱、西奥多·罗斯福、威廉·塔夫脱、沃伦·甘梅利尔·哈定、卡尔文·柯立芝、赫伯特·克拉克·胡佛。1933—2025年间,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模式进一步固化。出任总统的共和党人有: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罗纳德·威尔逊·里根、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乔治·沃克·布什、唐纳德·特朗普。
本文主要评述林肯、哈定、胡佛、艾森豪威尔、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小布什和特朗普等个性鲜明、声名卓著或影响较大的九位共和党总统。
林肯:首写英雄史诗的共和党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雕像(林肯纪念堂)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军事家、律师,是第16任美国总统(1861—1865年)。
亚伯拉罕·林肯180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轻时当过店员、村邮务员、测量员等。1854年共和党诞生时,美国正处于社会严重分裂,南北方对立加剧,内战一触即发之际。共和党因大力主张废除奴隶制,代表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在北方地区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1856年,曾以辉格党人身份当选伊利诺伊州议员的林肯,转为共和党。1860年,林肯以绝对优势击败了南北方分别推出的两位民主党候选人,高票当选为第十六任美国总统,也是共和党第一位总统,成功地开创出共和党与民主党分庭抗礼、直至单独掌控美利坚合众国军政大权的新局面。反对林肯的南方各州脱离联邦,建立美利坚诸州联盟,自行选举总统和副总统,直接触发美国内战即南北战争。
美国内战期间,面对北方地区维护联邦统一的强烈愿望和社会各界反对奴隶制的共同意志,林肯逐步改变了战争初期试图通过妥协退让实现南北和解的政策方针,转而大力推进废奴运动,发布了废除奴隶制的纲领性文件《解放宣言》。这份被马克思誉为“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极大地激发了北方的战争潜力。林肯本人也因为赢得战争胜利,维护了联邦统一,于1864年再次当选美国总统。虽然1865年林肯遇刺身亡,英年早逝,但英雄造时事,时事铸英雄。他那短暂而艰辛的执政业绩,首位遭刺总统的奇特经历,成就了共和党引以为荣的光荣历史。林肯本人也因此成了美国伟人。后人在华盛顿为他修建了纪念堂。他的肖像不仅印到美元上,而且还被刻在南达科他州拉什莫尔山顶峰,与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的雕像一起,成为千秋永固的美国纪念碑。马克思也曾高度赞扬林肯,称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哈定:多次名列十大糟糕总统之首
沃伦·盖玛利尔·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1865年11月2日—1923年8月2日),美国第29任总统。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凭借林肯英雄业绩的耀眼光环,共和党人奇迹般地连续执政20年。这期间,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和对立持续不断。1874年,有位漫画家用大象和驴子之争代指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恶斗。大象从此成为共和党的标志。
1885-1892年间,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总统竞选战十分激烈,双方互有上下。此后,在1893—1933年间,共和党的气势总体上超过民主党,40年间两次连续执政。第一次16年,麦金莱、西奥多·罗斯福、塔夫脱先后当选总统。第二次12年,当选总统的分别是哈定、柯立芝和胡佛。这期间,美利坚合众国疆域不断拓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共和党的贡献不能否定。但“什么人都能成总统”的政治设计和制度安排,导致共和党内异类不断,怪人不绝,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第二十九任总统哈定。
沃伦·哈定早年生活在农村地区,当过小报记者,教过几年书。后来靠经营报纸的夫人支持,进入政界,成为共和党的活跃分子。1899-1903年间,哈定相继当选为俄亥俄州参议员和副州长。虽然仕途后来受挫,但1914年当选为国会参议员。1916年,哈定成为共和党主要发言人。1920年,经过党内大佬幕后运作,哈定在党内争得总统候选人身份,竞选总统获得成功。这个连电灯开关都不敢碰的共和党政客,就这样成了美国总统。
哈定执政期间并非完全没有成就。他上台后,结束了美国对德国的战争状态。他倡导并由国务卿休斯策划的限制军备的华盛顿会议,取得成功。会议签署《四国公约》和《九国公约》,推迟了美国与日本等国的军事冲突,也维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他废除了前任总统、民主党人威尔逊采取的战时措施,积极鼓励经济自由经营,大力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带来了一定时段的“工业繁荣”。
但哈定个人品行不端,丑闻迭出不穷,以营私舞弊、贪腐成风而闻名。他经常与“俄亥俄帮”在白宫内喝酒玩牌,很多重大决定都是在这种场合下做出的。他的内阁被称为“扑克内阁”,其亲朋好友则滥用职权,贪赃枉法。他本人不仅有婚外情,甚至还有私生女。1923年8月,哈定在横跨全国的“谅解旅行”中意外去世。后人传说他是被夫人弗洛伦斯毒死的,因为她忌恨哈定的外遇。美国报刊曾就如何评价历届总统进行过调查,结果是:哈定三次名列美国十大糟糕总统之首。
胡佛:盖棺而无法论定的复杂人物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年8月10日—1964年10月20日),曾为自己取汉名胡华,现通译胡佛,第31任美国总统。
共和党另一位个性鲜明但很奇葩的人物是胡佛。赫伯特·胡佛属于共和党保守派,早年曾在中国开滦煤矿等地任职,赚了不少钱。后来,他一度住在天津,取名“胡华”,曾检查过外国租借地对抗中国义和团的“防御工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组织“救济委员会”,利用粮食援助来瓦解战后欧洲革命运动,支持外部势力武装干涉苏俄。因名气不凡,后来胡佛成为美国粮食总署署长和商务部长。
胡佛1920年加入共和党,1929年入主白宫,成为第三十一任美国总统。就职后,他为兑现“提高进口关税以帮助农民”竞选承诺,签署《斯姆特·霍利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到历史最高水平,引发34国对美抗议,触发愈演愈烈的国际贸易战。美国的失业率从1930年的7.8%,上升至1933年的25.1%。1929-1934年的全球贸易总量,缩水60%以上。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大萧条。为了镇压美国失业工人和失业退伍军人的抗议活动,胡佛政府还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星期四血腥大屠杀”事件。
在对外关系领域,胡佛政府大力强化扩张政策,帮助德国恢复军工潜力,怂恿日本对外侵略。因内外政策严重失误,胡佛竞选连任失败,输给民主党人,直接导致了“罗斯福新政”,致使共和党持续在野1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胡佛反对援助苏联对德作战。二战后,他在杜鲁门、艾森豪威尔两届政府担任行政部门委员会即胡佛委员会主席。卸任后,他著书立说,于1919年创办了胡佛图书馆,后来成了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如今是享誉全球的一流智库。对于共和党历史上这位誉谤参半的复杂人物,人们莫衷一是。就连《胡佛传》也说:“除了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美国人曾听到过更热烈的赞颂或更尖刻的批评。”
艾森豪威尔:领导富豪内阁的军人总统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美国陆军五星上将,军事家,政治家。1953年至1961年间任美国第34任总统。
1953年1月,来自美国民主党的杜鲁门总统卸任。发誓要“清除华盛顿的污秽”的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出任第三十四任美国总统。共和党结束了萎靡不振,20年在野的低迷状态。艾森豪威尔是德裔移民后代,出身较为贫寒,但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属精英人士。战争年代,他战功卓著。二战后,他历任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约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就任美国总统后,艾森豪威尔一方面紧密依靠摩根、洛克菲勒、杜邦、梅隆、福特等大财团,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现代共和党主义”,实行温和的“中间路线”。他所颁布的《民权法案》,缓解了国内长期存在的种族隔阂与冲突。他签署生效的《兰德勒姆 - 格里芬法》,缓和了劳资间的对立与纠纷,稳定了劳动关系与社会秩序。他下令废除军队的种族歧视,为实现相对平等、社会公正开辟了新路径。所有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使美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也使美国社会实现了相对稳定。虽然其内阁成员多为资本大亨或企业大佬,人称“卡迪拉克内阁”即“富豪内阁”,但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还是提升了他的政治声望。1956年,被认为具有“真正军人的品质”的艾森豪威尔,竞选连任,获得成功。
在国际事务方面,艾森豪威尔的政策主张带有和平主义与帝国主义双重属性。结束在朝鲜的战争,签署朝鲜停战协定,与苏联改善关系,被视为缓和远东局势和国际关系、淡化阵营对抗的明智之举。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政府与台湾当局和日本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同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缔结了集体防务条约,持续加强对印度支那地区即中印半岛的干涉和控制,延续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的政策,在中东地区,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旨在侵略并控制中东的系列政策纲领,即“艾森豪威尔主义”;在西欧,艾森豪威尔政府加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力量,建立强大的欧洲以联合对付苏联;在全球大量部署核武器以保持核威慑。主张在美国遭到打击时实行“大规模报复战略”。1961年1月,艾森豪威尔卸任。这位继格兰特之后第二位职业军人出身的总统,可以说是二战后美国历史上较为稳健,同时也最为出色的共和党总统。
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辞职的丑闻总统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年1月9日—1994年4月22日),曾于1969年至1974年担任第37任美国总统,1974年时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任期内辞职下台的总统。
艾森豪威尔任期结束后,曾经担任两届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以共和党候选人身份,参加总统大选,结果败北。共和党再失执政地位。1968年,这位出身于职业律师,当过海军少校,担任过众议员和参议员,再次参选,获得成功,于1969年1月宣誓就任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1972年,尼克松以在任总统身份竞选连任,又获成功。但竞选过程中,尼克松竞选班子人员潜入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偷拍文件并安装窃听器,事情败露。1974年7月,美国众议院因“水门事件”通过三项建议弹劾在任总统的报告,为避免弹劾之丑,尼克松选择了辞职。9月8日,他的继任者福特总统宣布赦免尼克松在任期间“犯有的、可能犯有的”一切罪行,尼克松躲过一劫,但蒙羞受辱,从此退出政坛。共和党也因此声名狼藉,在1976年大选中失败,再失执政地位。
从美国外交和国际关系角度看,尼克松政府提出并实施的“尼克松主义”,当时影响很大。其核心内容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大力量中心”即美苏欧日中和“大三角”即美苏中之间,寻求战略平稳,实行均势外交。在事关美国利益的地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分摊负担和责任;在美国陷入战乱的地区,实行美国出钱出枪、用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利用条约义务,广泛提供核保护,建立以实力为后盾的“现实威慑力量”。他的外交成就,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谈判退出了美国在越南的战争;二是与苏联达成了限定导弹发射系统的协议;三是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实现正式访华,与中方发表承认“一个中国”的中美上海公报。这位共和党政治家,尽管国内口碑不好,国际上却不乏溢美之辞,多少带有“墙内开花墙外红”的色彩,中国媒体人和知识界经常称其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里根:大难不死且大有作为的强势总统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第40任美国总统(1981年-1989年)。
1980年美国大选时,共和党候选人罗纳德·里根以压倒多数,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在任总统吉米·卡特,成为美国第四十任总统。当时民主党的社会支持率较低,很多属于蓝领阶层、住在民主党控制区的民主党人,支持里根宣布的经济社会政策和对外主张,成为“里根民主党人”。由于这种现象持续多年,1984年大选,里根以更大优势胜选连任,直至1988年。
罗纳德·里根1911年生于爱尔兰裔家庭,年轻时当过体育广播员,后来成为好莱坞演员。他曾经属于民主党,1962年转为共和党,成为共和党内著名保守派。后来在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位置上干了10年。
里根就任总统后,打出“恢复经济和军事实力”“重振国威”的旗号,用“里根经济学”即新自由主义替代在美盛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他借助国会中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共同支持,将所得税降低25%,减少苛刻税赋,撤销几乎所有的商业管控,同时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严控政府开支,遏制了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将美国带入新的经济繁荣周期。
在外交方面,里根以极其强硬的政策对抗另一超级大国苏联,有意无意地提出了“推倒这堵墙”的理念。他大幅增加军事预算,发起“星球大战”计划,力保美国对苏军事优势,迫使内忧外患相互叠加的苏联终止了与美国的军备竞赛,结束了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放弃了对传统势力范围东欧的控制,导致苏联彻底崩溃。在对华关系上,被迫与中方签署了限制美国对台售武的“八一七公报”。里根政府对台售武后来有所收敛,但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美国历史上曾有多位总统遇刺。被认为“很会沟通的”里根,也未能逃过此劫。1981年3月30日,亦即里根上任后第69天,他在华盛顿一家酒店用餐后,被一个叫约翰·欣克的人用左轮手枪击中肺部,造成严重内出血。所幸抢救及时,里根没有丧生,快速康复后继续履职,直至退休,2004年病逝。那位行凶者因法庭判为精神失常,长期住在精神院,2021年9月,时隔40年后被无条件释放。
老布什:志满意得却连任失败的壮志未酬者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年6月12日—2018年11月30日),第41任美国总统。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1924年生于马萨诸塞州。二战期间,他在太平洋舰队服役,因表现出色而获得飞行十字勋章。1942-1948年间,先后就读于菲利普斯学院、耶鲁大学。1951年开始在德克萨斯州做石油生意,很快成为享誉全美的石油大佬。1966年,他成功当选国会众议员。1971年成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72年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1974年成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1975年任中央情报局局长,1977年弃政从商,重操旧业。
1981-1989年里根担任总统期间,布什作为其副手即副总统,深受赏识和器重,被称为“最好的副总统”。1988年,他在里根支持下参加大选,成功当选为第四十一任美国总统。入主白宫后,他宣布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与苏联就削减战略性核武器、销毁和不生产化学武器、监督和检查地下核试验等军控问题达成协议。当时,东欧各国政局生变,苏联改革深陷困境,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越来越有利于西方。在这种情况下,布什在北约总部提出了欧洲新秩序构想,其核心内容是:只要美国和北约盟国继续保持力量并团结一致,跨大西洋关系就“可以创造一个新时代和一种新大西洋主义的结构”。1991年1月,他在国情咨文中又提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意在加速苏东剧变,推动德国统一,以结束东西方冷战。
在中东方向, 布什总统强化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深化与沙特等国的军事同盟。1991年1月,针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一事,他命令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历经37天,深重打击了伊拉克的战斗力。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以最少的武器损耗和人员伤亡,夺取了对伊战争的胜利。
对于中国,布什经常以中国的“老朋友”自居。担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期间,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行北京的大街小巷,接近普通百姓。他喜欢网球,是北京国际俱乐部网球场的常客,甚至还是中国领导人万里的球友。但正是这位“老朋友”,发动全体发达国家共同实施对华制裁,持续干涉中国内政,给改革开放不到10年的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外交压力和经济困难。
老布什主政白宫期间,正值东西方冷战结束。美国人自认为赢得了冷战,朝野各界弹冠相庆。老布什也显得踌躇满志。但此时美国经济每况愈下,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到1990年时,已达2200亿美元。面对这一重大难题,他试图增加税收,但此举动明显违背其竞选诺言,致使他名声扫地。1992年,老布什谋求连任遭到失败,壮志未酬先卸职。卸任后,老布什很少问政,生活平静,2018年病逝,享年94岁。
小布什:不拘小节但大器晚成的“牛仔总统”
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1946年7月6日—),第43任美国总统。由于其父亲老布什(Bush Senior)同样担任过美国总统,他又常被称为小布什(Bush Junior)。
1946年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乔治·沃克·布什,是美国第四十三任总统。因为他是前总统老布什的儿子,人称“小布什”。1967年,小布什耶鲁大学毕业,加入国民警卫队空军,退役前为中尉。退伍后生活放荡、经常酗酒而饱受诟病。1975年,他获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开始在得克萨斯州经营石油产业。1995—2000年间任得克萨斯州州长,是首位连任州长的共和党人。在此期间,他推行司法制度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公立学校教学质量门槛,而且还改革了执法体制,一时名声鹊起。
2000年,小布什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加大选,击败民主党对手,当选总统。但因早年行为失检,常被对手称为“牛仔总统”。在任期间,他推行强硬的社会保守主义政策,实施1.3万亿美元减税计划,对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与此同时,他增加了对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财政援助,开展了一些旨在加强高中学生科学和数学能力的活动。此外,他还推动建立了“暂时就业旅客计划”,允许超过1200万非法移民保住了合法的居住身份。
2004年小布什竞选连任成功。在第二任期,他实施“信仰和小区行动”政策,增加政府对宗教组织补助,用于发展教育、酒精和毒品的防治辅导以及防止家暴等事。同时,小布什政府努力落实《不让任何孩子落后》的教育法,为那些在教学水平较低的学校就读的学生家庭,提供更多元的教育选择,为低收入学校,提供更多的联邦补贴。此外,小布什政府还建立了“身份验证”在线系统,向外国劳动者分发身份验证卡,强化员工就业资格核查,加大惩罚违反移民法的雇主的力度,增强在美墨边境阻止非法移民的兵力部署。
在对外关系领域,小布什政府撤回美国对多项国际条约的支持,其中包括《京都议定书》、国际刑事法院协定和美俄反弹道导弹条约,提出了优先打击的“先发制人”战略,拟定了所谓的“流氓国家”,大力推动“民主输出”和“颜色革命”。在国际贸易问题上,他时而支持自由贸易,时而支持保护主义。2002年,白宫宣布向进口美国的钢铁及来自加拿大的木材施加额外关税,在国内遭到批评,并被世贸组织判定为非法,不得不自行取消。2005年,他的政府与加勒比海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为日后建立北美洲自由贸易区指明了方向。
2001年9月,美国遭到国际恐怖势力重创,小布什政府对美国的“战略对手”进行了重新认定。当年10月,小布什以“反恐”为名,发动了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对盘踞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造成毁灭性打击。2003年3月,小布什政府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第二次中东战争,彻底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是,阿富汗战争有滥杀无辜之嫌,并且代价惨重,美国社会对其评价不一。扫荡伊拉克,证据造假,导致整个中东持续动荡,国际社会毁多誉寡,某些阿拉伯人对其深恶痛绝。
在对华与对俄关系问题上,小布什最初充满傲慢与偏见,坚称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摆出全面遏制中国,坚决以俄为敌的架势。“9.11”事件发生后,中俄两国支持国际反恐斗争,小布什政府出于美国自身需要,对华对俄政策有所调整,美中关系与美俄关系均有一定改善。
特朗普:“让美国重新伟大”的“推特总统”
唐纳德·约翰·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1946年6月14日—),美国企业家、媒体名人,第45、47任(现任)美国总统。
唐纳德·特朗普是德国移民后裔,母亲是苏格兰人,1946年生于纽约,1964年军校毕业,1968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1971年,特朗普接手父亲的公司,以“特朗普集团”之名从事房地产,后又增设赌场、航运、体育、影视等业务。9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时,特朗普一度背负近40亿美元债务,后经20年躲闪腾挪,他的商业帝国起死回生。
特朗普曾经是民主党人,1987年转入共和党,目的就是要参选总统,但未能如愿,因此,他于1999年转向第三党改革党,2000年作为改革党候选人参选,依然未果。2001年,他回到民主党,2009年又重归共和党。2011年后,他一度属于无党派人士。2012年,特朗普第三次加入共和党,终于在2016年争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资格,随后在大选中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于2017年1月入主白宫,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
特朗普竞选纲领的核心思想是“美国主义”而非“全球主义”。就任总统后,他兑现竞选承诺,在就业、税收、贸易、移民、外交等方面采取许多颠覆性措施,诸如废除医改法案,重启输油管道项目,收紧移民政策,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修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退出民主党政府签署的旨在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秩序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退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由于特朗普强硬坚持“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理念,美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全面紧张,与北约以及亚洲盟友如日本、韩国的关系,都出现严重问题。他通过大幅度提高进入美国的外国商品的关税的办法,极大地冲击了国际经贸秩序,还危害了全球治理进程。由于政见对立十分深刻,民主党曾启动对其弹劾程序,但未能成功。特朗普特别喜欢以“推文”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理念和政策主张,因此被形容为“推特治国”的“推特总统”。
特朗普特别重视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但认为中美贸易额不断增长而美方存在较大逆差、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持续下降,原因在于中美贸易关系不合理和美国对华遏制不力。他大打“贸易战”以维护美方的利益,首先对准中国。由于他处理对华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偏激的,他任内的中美关系受到严重伤害。
2020年,特朗普谋求连任,得到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支持。但在当年11月大选投票时,不敌民主党候选人约瑟夫·拜登。特朗普拒绝承认大选结果,其支持者于2021年1月制造了反对拜登当选的国会暴乱,遭到镇压。决心东山再起的特朗普,在告别演说中表达了一定卷土重来的强烈意向。
2024年3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卸任后官司缠身、背负多项罪名的特朗普可以参选。特朗普随即赢得共和党党内提名,选择俄亥俄州参议员詹姆斯·戴维·万斯为竞选搭档,并且得到了科技巨星马斯克的鼎力支持,实现了老人政治与新人政治、传统资本与科技资本的强势联合。当年11月,特朗普在大选中获胜,成为继1892年民主党人斯蒂芬·克利夫兰后,第二位连续三次参选,连任失败后再度当选的总统。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第二任期正式开启。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重申了他那尽人皆知的“让美国重新伟大”的固有理念,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系列要对美国自身以及美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进行全盘改造、既承前启后又继往开来的庞大计划,并且满怀信心地断言,美国“黄金时代”自他而始,“美国梦”要在他的任内变为现实。这位“推特总统”新任期内到底会把美国引到哪里,他重塑美国究竟会给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造成多大冲击,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03
广而告之
04
东盟观察
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拜会新副总理王瑞杰
2025年1月14日,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拜会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就中新务实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曹大使表示,王瑞杰副总理是中新关系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为促进两国务实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两国关系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高层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十分密切。新的一年里,中方愿与新方共同努力,以中新建交35周年为契机,持续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王瑞杰副总理回顾新中合作历史进程,表示新方珍视与中方独特的伙伴关系,愿继续参与和助力中国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05
平台记事
(2025年2月8日)
2024年4月26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受邀入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顶端新闻,注册“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官方账号并加V认证。5月30日,“大外交青年智库(GDYT)”顶端新闻官方账号发布第一篇文章。截至2025年2月8日13时整,推文总阅读量突破148万。
06
《十三邀·我还是更喜欢失败者》
作者:许知远
译者:/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07
盖观定论
08
(2025年2月8日)
大外交青年智库(简称“大外交智库”)(Glory Diplomacy Youth Think-tank,Glory Diplomacy或GDYT)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安全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社会/青年智库,总部在中国深圳,是深圳首家非官方外交安全智库、中国首家青年智库,创始人是王盖盖。GDYT一直坚持“只有修炼好内功,才能放心去实战”的发展理念,从2017年创始初期稳扎稳打,于2018年成立青年原创评论组(于2022年改组为《智本青析》编辑部)并创办《智本青析》电子刊至今;2019年在海南开设分支机构即海南大外交学会,同年成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在2019年创办“大外交青年发展与实践启航项目”研修班至今,在2021年创办“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讲座项目”至今;2020年成立应试就业研究中心并创办《真题解析》付费专栏;同年7月,成立外交外事涉外安全决策咨询公司,集中研究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海外利益分析与保护、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区域国别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等事务;2021年成立外文编译评议组并创办《大译编参》电子刊至今(该编辑部于2022年创办《每日信报》微电子日刊),同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新国别简报》栏目);2022年成立世界外交数据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22年创办《鸿士论天下》栏目)、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并合并所有专访项目(青坊谈、最有影响力人物访谈、21世纪中国外交天团、学人专访等)整合为《与名人对话》栏目,组建“青年智库特种部队”全职高精尖部门和全球范围内的“大中华菁英圈”,开启“Smallibrary·小书屋”全球青年阅读挑战计划(该计划于2022年创办《智库书屋》栏目),运营新知太学(网络)书院(该书院于2022年创办《线上共读》栏目);2023年,成立全球创业研究中心、全球湾区研究中心、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海洋治理研究中心、基式外交研究中心,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香港大外交学会(GDYT HK)”,创办“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国际人才交流平台等。GDYT从2021年以来,多次举办全国(含全球)青年国际问题学术研讨、政策分析与思想交流等活动,如“国际问题研究型青年智库发展模式探索论坛”、“新型国际问题青年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国际关系青年辩论赛最佳辩手论坛”、“世界青年菁英坊《早点知道》系列讲座”、“国际问题/区域国别学术研讨会(GDYT·ISAS)”系列活动、“《与名人对话》系列采访活动”、“《鸿士论天下》系列讲座活动”、“新时代中国国际战略高端论坛与菁英论坛”、“华湾国际创业发展新菁英汇”系列活动、“GDYT与国际知名学者对话”等等。自创办以来,GDYT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聚集全球各地有志青年为实现个人、企业、社会、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而奋斗,至2021年底,已发展成集专家顾问、研究员(含高级)、特约研究员(含高级)、助理研究员、编译评议员、时政评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全方位国际人才体系(200人)的样本标杆青年智库,聚焦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青年的原创方案、发展计划和外交延伸等助力与服务,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指导下,为中国的外交与安全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为政府、企业、智库、高校、非政府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提供过咨询服务,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散地”,是全球新型外交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大外交青年智库
Glory Diplomacy
让中国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