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波澜。据路透社 2 月 6 日报道,4 名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 1 万多名雇员裁减至不到 300 人 。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也将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动作再次推到大众视野之下。




美国国际开发署(资料图)

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个成立已久的机构,长期以来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据美国国会有关机构数据,其全球雇员超过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一直以来,它打着对外援助的旗号,却在国际上频频资助干涉他国内政等活动,饱受国际社会的批评。

自特朗普今年 1 月 20 日上任,美国国际开发署就被纳入政府重组计划之中,牵头者正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美国企业家马斯克。2 月 3 日凌晨,美国国际开发署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室突然关闭,除从事 “关键任务职能” 岗位外,其余人员 “全球范围内休行政假”,这一命令由特朗普亲自签署下达。此前,2 月 1 日,马斯克派政府效率部官员进入国际开发署总部获取机密信息,遭到两名官员阻拦,随后这两名官员被火速停职。马斯克毫不留情地抨击国际开发署,称其为犯罪组织,腐败严重,涉及众多政治丑闻。



美国(资料图)

从资金使用角度来看,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金流向一直备受争议。美国专业人士分析,该机构处理的美国发展资金中,仅有 10% 到 30% 真正用于援助,大量资金去向不明,甚至可能被贪腐分子侵占。例如,已被特朗普解雇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前署长萨曼莎・鲍尔,在任职的 3 年里,她和丈夫获益颇丰,还有不少民主党政客卷入其中,部分共和党人也难以幸免。

在政治层面,美国国际开发署长期被民主党把控,成为民主党在国际上推广自身议程的工具。这与特朗普奉行的 “美国优先” 政策背道而驰。特朗普作为共和党人,试图通过对国际开发署采取行动,打击民主党势力,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特朗普对民主党的一次 “大清洗”。而且,该机构不只是简单的援助机构,它还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掩护机构,存在互联网审查和 “CIA 不当行为” 等问题。



美国教育部(资料图)

再把目光投向特朗普政府的其他动作。当地时间 2 月 4 日,有消息传出特朗普政府计划裁撤美国教育部。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已开始起草行政命令,一方面要求现任教育部长通过行政手段逐步缩减教育部规模,从内部进行 “瘦身”;另一方面打算向国会发力,推动立法程序,从法律层面终结教育部的存在。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多次公开指责教育部是联邦政府权力过度扩张的典型,主张将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给各州。

回顾特朗普上任后的这段时间,一系列动作可谓是大刀阔斧。1 月 25 日,特朗普半夜签署命令,一夜之间清洗了十七名联邦监察长;2 月 5 日,在对美国国际开发署采取行动后,美国政府又用八个月工资将 CIA 雇员大规模清退;2 月 6 日,FBI 也宣布大规模裁员。此外,特朗普还重启 “特朗普通俄门调查”。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的这些行动,有着多方面的意图。其一,竖起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个靶子,打击所谓 “大政府势力”,精简机构裁撤大量雇员,向推崇 “小政府” 的共和党交差。其二,将包括 CIA、FBI 在内的 “独立特务机构” 收归己用,使其失去自主权,彻底沦为自己手中的工具。其三,铲除异己,把 “拜登旧势力” 从政府中剔除,强化对国家的掌控。

然而,特朗普的这些举措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国内来看,他的行动引发了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关闭后,参加集会的民主党议员和该机构雇员高呼 “马斯克必须离开” 的口号。裁撤教育部的提议也在教育界引发 “地震”,这一系列动作相当于对美国根深蒂固的政治生态进行冲击,不仅会遭到民主党疯狂反扑,甚至有可能动摇他在共和党内的政治基础。



美国(资料图)

从国际影响来说,美国国际开发署长期作为美国对外施加 “软实力” 的重要工具,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其雇员大量分布在海外。如今该机构被整顿,势必会对美国在国际上的一些战略布局产生影响。美国一直通过国际开发署,在第三世界国家输出美式价值观和 “民主自由”,扶持众多 NGO、媒体组织、学术项目以及科研项目等。如今这一机构的变动,可能会让美国在这些方面的影响力有所减弱。

特朗普上台后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是一场政治豪赌。他试图通过对政府机构的 “大清洗”,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重塑美国的政治格局和国际战略布局。但他能否成功完成这场变革,民主党又会如何应对,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又将走向何方,这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未来的日子里,特朗普的每一步行动都将被置于聚光灯下,接受时间和现实的检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