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重庆召开全市商务(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工作会议。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章勇武作工作报告。本次会议对2024年商务工作进行总结,并对2025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章勇武介绍,伴随着国家政策加力扩围力度不断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积厚成势,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全市商务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今年,市商务委(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将系统实施商务高质量发展“6655”行动,并定下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保持正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以上的目标。

实施扩消费“六大工程”

“6655”行动的第一个“6”,即助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实施商品消费升级工程、服务消费扩容工程、新型消费培育工程、消费载体提质工程、消费活动赋能工程、商贸主体提能工程等扩消费“六大工程”。

会议要求,要充分发挥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作用,强化市区(县)协同、政企联动,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积极拓展补贴范围、优化补贴方式、强化资金监管,用“小投入”撬动“大消费”。

其中,在实施商品消费升级工程中特别提到,重庆将加大巴渝特色商品培育力度,打造“渝伴礼”必购必带品牌,促进旅游“流量”更好转化为消费“增量”。重庆特色伴手礼认定工作目前正在开展之中,通过认定培育一批富有巴渝特色的“必购必带”伴手礼,培育重庆消费新的增长点,推动“重庆产品”向“重庆名品”“世界名品”转变,提高“重庆造”的品牌影响力,为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而在实施新型消费培育工程中,重庆将持续打造一批江岸、老街、防空洞、天台等兼具“国际风、巴渝风”特色消费新场景。加快建设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知名商圈,打造中環万象城、新华万象中心等消费新地标。

在实施消费载体提质工程中,将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改革。这一生活圈是指服务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可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社区商圈,既惠民生,也促消费。按照工作安排,今年全市将建成30个市级15分钟商业服务圈。

开展稳外贸“六大行动”

“6655”行动的第二个“6”,即紧扣以“新”提质、以“稳”促量,开展贸产融合提升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示范行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升级行动、外贸综合服务体系构建行动、国际市场深化开拓行动、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提升行动等稳外贸“六大行动”。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加快建成“线上+线下”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稳住货物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创新数字贸易。

在贸产融合提升行动中,重庆将加力实施“渝车出海”行动计划。在2024年“渝车出海”计划实施第一年,重庆汽车出口47.7万辆,同比增长29.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7万辆,同比增长115.3%,成为重庆外贸进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而在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重庆铁路累计发出“渝车”5743台,其中出口整车1807台。

按照工作计划,今年重庆将支持汽车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针对不同国别市场研发出口车型,进一步做大新车及二手车出口规模。同时,建设汽车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集散分拨中心。

开展稳外资“五大举措”

“6655”行动的第一个“5”,即提速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实施重大项目招引攻坚、举办百场展会招商对接活动、完善外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稳外资“五大举措”。

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外资和现代服务业,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持续做好现有外资企业服务保障,积极推动增资扩股,持续发展壮大。

其中,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落地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和科技型中小外资项目。完善“三个一批”外资重点项目清单,推动已落地外资项目增资扩股、引入关联企业。健全境外招商网络,发挥外资招商联络点、国(境)内外各类商协会知名中介机构的窗口作用,精准招引一批外资大项目。

扩大重庆影响力,通过活动造势是重要途径之一。在今年,重庆将深度参与“投资中国”品牌建设,参加2025“投资中国”境外专场系列推介。

此外,打造“投资重庆·渝见商机”商务招商品牌,举办市长顾问团会议、跨国公司重庆行、国际跨国公司领袖圆桌会议等外资促进活动,利用好投洽会、进博会等高端平台,全面拓展招商渠道、提升招商规模,开展外资专场招商活动100场以上。

落实深化改革“五大行动”

“6655”行动的第二个“5”,即勇当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落实高质量国际合作深化行动、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行动、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行动、高效能治理水平提升行动、高水平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行动等深化改革“五大行动”。

其中在高质量国际合作深化行动板块,特别提到要持续深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

自2015年项目启动以来,重庆与新加坡经贸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不断加强,通道建设成效显著,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截至2024年底,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项目323个、金额257.5亿美元;落地跨境融资类项目266个、金额213亿美元。新加坡成为重庆最大外资来源国。

按照工作要求,今年将推动国家出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建设指导性文件。

同时,开展项目实施10周年系列工作,推动在渝举办中新双边机制性会议,办好中新金融峰会、“重庆·新加坡周”“新加坡·重庆周”等活动。推进生命科技城、枢纽港产业园、重庆东站国际医疗综合体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新的标志性合作成果。

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