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假期落幕,连云港以奋进之“姿”谋发展之“势”,从“新春第一会”到重点工程项目,从生产车间到招聘活动,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全力冲刺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新春第一会 聚焦“招商引资”

2月6日,连云港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召开,会上市委书记马士光总结了去年全市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对下一步重点任务作出部署。


图源:连云港发布

他指出,站在冲刺决胜“十四五”的关键节点,连云港市将精准打好招商“组合拳”,持续擦亮环境“金招牌”,深入实施新一轮“432”“十百千”“222”招商行动,把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作为主攻方向,用好以商引商、基金招商和场景资源招商等好机制好办法,下大气力攻坚项目签约转化环节,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要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强规则衔接,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持续擦亮“连心城、贴心港”营商环境品牌,以更多的项目、更优的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重点项目复工 冲刺新春“开门红”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春节假期过后,连云港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动起来,抢时间、赶进度、争先机,复工复产,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各施工现场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不断创新举措、优化流程,确保工程安全有序复工。

2月7日上午,在赣榆区朱稽付河治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数十台挖掘机、水泵等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河道疏浚作业,推动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图源:港城水利

赣榆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处副主任单瑜清表示,朱稽付河工程于2025年1月20日正式开工,目前已完成河道疏浚3000米左右,完成围堰填筑土方1.2万方,河道疏浚土方9.5万方。下一步争取于2025年4月20号之前,完成河道水下部分疏浚工作及水下建筑物的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赣榆区韩口河挡潮闸建设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工程布局,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有效改善水环境。目前在建基建项目共有9项,节后已有6个项目复工复产,其他项目也将在近日复工。各项目参建单位正全力抢抓冬春施工“黄金期”,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冲刺年度目标“开门红”。

此外,在连云区,省重点项目——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建设现场也是热火朝天,各标段都在稳步推进。今年,连云开发区将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油化盐化、“深蓝”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抓项目、抓投入、抓企业培育,加强重点产业链招商,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优化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企业满负荷生产 抢抓“黄金生产期”

这个春节假期,连云港各企业纷纷抢抓春节“黄金生产期”,开足马力抢进度、赶订单、忙生产,为实现新一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图源:连云港发布

在中复碳芯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查看数字化玻璃纤维拉挤板材生产线的运行情况,生产线上的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该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拉挤板材成品正在进行包装、码放,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图源:连云港发布

同样,连云港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也是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以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车间,并通过SAP系统、MES管理系统、自动数据采集SCADA系统以及库存WMS等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转型。春节期间,工人们坚守岗位,满负荷生产,确保年计划序时进度完成。该公司生产的光伏组件(光伏板)正用于去年3月在赣榆开工建设的94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为连云港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招工引才 按下就业“快进键”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春节前后是劳动者返岗流动的高峰期和企业用工复产的关键期,对此连云港市各地人社部门精心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更多求职人员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服务,让求职者“家门口”实现上岗就业。


图源:连云港发布

2月8日,2025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市场拉开帷幕,本次大会邀请央企国企、石化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电商产业、综合企业八大板块140余家企业,提供8000余个岗位,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招聘会充分利用网络直播技术互动性强的优势,大力推进直播带岗在就业公共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直播带岗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孙一鸣

资料来源:我苏网、连云港发布、连云港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