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撰写《高岗传》的戴茂林一行人,来到了北京市一位耄耋老人的家中。不过当时除了戴茂林之外,其他人都万万没想到,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是高岗的前妻:杨芝芳



而为了完成这本历史著作,戴茂林不仅要了解高岗的革命以及成长经历,还要对杨芝芳和李力群都进行深入采访。

当记者提及高岗备受争议的第二段婚姻时,杨芝芳向众人娓娓道来了她当年选择离开高岗的真实原因——这和高岗备受争议的私人生活作风无关



那么,杨芝芳当初和高岗离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她与历史上毁誉参半的高岗,究竟有过怎样的一段不解之缘?

王子宜亲自出面,劝说杨芝芳离开高岗

时隔六十多年后,93岁的杨芝芳依然记得她和高岗“离婚”时的画面。



1938年,当时担任陕甘宁边区民政厅厅长的王子宜来到了高岗的家,见到了当时正在忙着做家务的杨芝芳。

与当上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整日忙里忙外的高岗不同的是,杨芝芳是一个格外“偏安”的人。



出生于陕西米脂农民家庭的杨芝芳,自幼就裹着“小脚”,还错过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直到刘志丹率领的工农红军来到了杨芝芳的故乡时,她的命运才迎来了改变,结识了在红军中干革命的高岗。



虽然杨芝芳目不识丁,无法在事业上帮助高岗。但是勤劳能干的她,还是帮高岗维持住了一个衣食无忧的家。

在看到王子宜来到家中时,杨芝芳起初还误以为,王子宜是找高岗有工作商量,却不料王子宜率先开口说道:我这次前来,是想要和你好好聊聊。



紧接着,王子宜便道出了自己前来拜访的原因,他劝说杨芝芳:

“现在高岗怎么也是一个党内的高级干部,经常抛头露面。你裹着小脚,跟高岗同志站在一起,显得不合适。”



杨芝芳那时才明白,王子宜的这一番话,是想让她和高岗离婚。

尽管杨芝芳心中对丈夫有千万不舍,但从丈夫未来事业的大局考虑,她还是接受了离婚。

或许,是对自己的妻子心怀愧疚,高岗才选择让王子宜代替自己“传话”。



但是,高岗离开杨芝芳的原因,真的是因为他在外面“另有新欢”吗?

嫁给高岗的李力群,同样身不由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成为了进步青年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



一批从城市涌来的青年,把新文化运动时期“告别家庭、自由恋爱”等新风,也带到了延安这片土地。

也正是在这种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取消“包办婚姻”,寻求“真正爱情”成为了延安的一股新风潮。



面对这股新风,就连毛主席也曾表示称赞,他更希望一些领导干部能起到带头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身为陕甘宁边区委员会书记的高岗,才不得不选择与妻子杨芝芳离婚。



在与杨芝芳离婚后的2年时间里,高岗并没有另娶。由此可见,高岗并不是因为一时冲动或者外遇,才选择与杨芝芳离婚。

直到1940年,高岗才遇上了19岁的李力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姻缘。



与从小裹脚的杨芝芳不同,李力群出生于江苏省睢宁县的一户书香家庭。青年时期的她,曾在徐州女子学院就读,因此接触了革命思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李力群和许多爱国青年一样走上街头,声援前线的抗日救亡运动。



在得知八路军英勇抗日的事迹后,李力群便义无反顾地放弃了自己优渥的生活,奔赴心中的那片红色净土:延安。

在接受戴茂林等人采访时,昔日里梳着两个麻花小辫的“红娘子”李力群,已经是过了古稀之年。



满头银发的李力群,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高岗时的样子:那时的她前往延安听课,积极地坐在了第一排,刚好和讲台上的高岗四目相对。

李力群猜测,或许就是在那个时候,高岗看上了和自己年龄相差15岁的她。



1939年10月,从陕北公学的李力群就被调到陕甘宁边区党委秘书处。少不更事的李力群,曾多次嚷嚷着要离开延安,去敌后战场做情报工作,却并不知道这个工作职务安排的“玄妙”之处。

没过多久,在秘书处工作的李力群就遇到了书记高岗。据李力群回忆称,高岗在工作期间经常板着一副脸,十分严肃,这一度让李力群认为高岗是一个十分不好接触的人。



但是高岗在领着李力群出差到安塞的那几天,高岗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李力群对他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重返延安后,高岗又叫上李力群和毛主席一起吃饭。听到自己竟然能在饭桌上见到毛主席,这让李力群感到既激动又紧张。



饭桌上的毛主席,忙不迭地给李力群夹腊肉,还一直夸奖高岗,让李力群多向高岗学习。

就在李力群越听越出神的时候,毛主席忽然说道:“要是你们发展成对象就好了”,把李力群吓得有些不知所措。

李力群完全没想到,自己一个刚到延安,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怎么能和管理着陕北上上下下的高岗结婚?



起初,李力群对毛主席介绍的这桩婚事还十分抵触。直到王若飞劝说李力群,让她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李力群才下定决心,嫁给一天恋爱都没谈过的高岗。

和高岗离婚后,依旧为革命贡献后半生

无论是嫁给高岗的李力群,还是和高岗离婚的杨芝芳,在她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身不由己”的色彩。



但令人意外的是,她们都对“命运的安排”感到分外的满意。在和高岗结婚多年后,李力群曾对陈云说道:

“当初是你们硬让我嫁给高岗的,但好在结婚后他对我一直不错。”

与高岗离婚后的杨芝芳,则如同往常一样,依旧偶尔会到陕北公学听高岗讲课。



正如杨芝芳所说:“我和高岗离婚之后,保持着像正常同志一样的关系。”

或许是感慨于自己坎坷的命运,杨芝芳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妇女的解放事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中国首届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

1954年,杨芝芳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为保障妇女权益建言献策。



对杨芝芳老人来说,前半生选择了高岗,是她一生的幸运。1938年离开高岗时,她转身得潇洒自如,也无怨无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