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山西大同本应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 “破门亮灯” 事件,却让大同文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
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春节期间,为了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游览体验,大同古城街道办事处鼓楼社区发布了一份《古城亮化倡议书》 ,倡议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商铺屋内屋外 “彻夜亮灯”。这本是一个出发点良好的倡议,旨在通过亮化工程,让大同古城在夜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吸引更多游客。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2 月 3 日晚,正月初六,大同鼓楼东街的一家商铺因未按要求开灯,数名身着 “平城综合执法” 制服的人员以及消防员,在未获得店主同意的情况下,强行撬开门锁,进入已经打烊的商铺开灯。这一过程被店铺内的监控视频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视频中,工作人员动作熟练地撬锁,进入店铺后径直走向开关,打开灯光,随后又用 U 型锁从门外将店门上锁,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仿佛这并不是别人的私人店铺,而是他们自己的领地。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大同古城街道终于在 2 月 7 日凌晨发布了致歉信 。这本应是平息舆论、挽回形象的重要契机,然而,这封致歉信却未能如预期般赢得公众的谅解,反而引发了更多的质疑和不满。
在致歉信中,古城街道表示,此次 “破门亮灯” 事件表面上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引发舆情,实质上反映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思想上急于求成、方法上简单粗暴、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造成工作偏失,对城市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诚恳接受上级处理和社会各界批评。
乍一看,这封致歉信言辞恳切,似乎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在责任认定方面,将事件简单归结为沟通不畅和误会,明显是避重就轻。强行撬锁进入商户店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涉及到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正如许多法律专家和网友所指出的,即使是执法人员,在没有合法手续和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也无权擅自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损害了法治尊严。
有人认为,这封致歉信过于程式化,官样味儿十足,完全没有体现出对事件的深刻反思和对受害者的真诚歉意;有人则质疑,当地政府是否真的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只是想尽快平息风波,敷衍了事。
为此人民网的点评,此次大同的“破门开灯”事件,不仅破碎了当地政府的形象,更破裂了当地群众对相关部门的信任,不仅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还涉嫌滥用职权,直接让法律蒙羞!希望官方如央媒所说一样,对于这种形式上的面子工程,必须亮红灯,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