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18世纪的英国谚语,在前段时间,再一次射中了眉心。

事情的起因是,今年的2月3日,山西大同古城一网友发视频称,因其店铺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



根据
网传监控视频显示,一店铺门外站多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其中有几名穿消防员制服人员蹲在门口使用工具撬门。

随后,店铺门被打开,数名工作人员进入店铺内,将店内灯光打开后离开。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今年的春晚小品《花架子》,大家应该都看过。艺术照进了现实,小品里镇长的魔幻奇遇,跟大同古城景区的这一情况如出一辙。

小品中,尚大庆饰演的曹镇长在基层调研,神奇地发现,自己下达的命令在传达过程中“层层加码”,从「商户玻璃脏了要擦玻璃」,到「每周必须擦一次玻璃」,再到「每天都要擦一次玻璃」。

现实中,古城街道办事处下达的明明是“古城亮化倡议书”,既然是倡议,也就是说非强制。但实际执行过程,就出现了“撬锁点灯”的典故。


伴随着舆情的发酵,当事方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发布了一纸道歉声明。


道歉声明写的很官方,措辞也很有种熟悉的味道。道歉信出来之后,很多人都不买账,我当然也不买账。

道歉扭扭捏捏,含糊其辞,或者避重就轻,这些都是可以付诸公论的一件事。

但最重要的是,道歉对象。他说的是“

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在此向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歉意
”。

也就说,没有向被撬门锁的店主公开道歉,而是向网友道歉。

说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你在你家门口打老婆,打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有三个人路过。然后你的“恶行”就被无意揭发了。

接着你敲锣打鼓,郑重其事的上门给那三个路人道歉,说“不好意思啊,打扰你了,我打老婆让你看见了,脏了你的眼睛”。

比喻虽然不完全一致,但逻辑是不是这个逻辑。

所以一句话定性,这个道歉作业,打回去重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