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老师们,还有那些正坐在教室里“小身板挺得笔直”的中小学生,注意啦!教育部最近搞了个“大动作”,《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迎来修订版,从2025年1月3日起正式施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关每一个学生的学籍,也就是你在学校里的“身份证”,可得好好关注关注。
先来说说学籍建立的事儿。以前可能有些学校比较“随意”,随便给学生建个学籍,或者干脆不建,导致学生在学校里成了“黑户”。现在可不行啦,凡是在正规学校读书的学生,都得老老实实建立学籍。而且,学校得在学生入学后2个月内,凭借学生的有效身份证件,把学籍信息采集录入,建立电子档案,原则上不搞纸质档案了,毕竟电子档案方便又环保,还能避免纸张被小猫挠破、被老鼠啃咬的风险。
学籍变动管理也更规范了。以前转学,那可真是个“大工程”,家长得跑断腿,准备一堆材料,还得担心材料在半路“失踪”。现在好了,跨省转学材料简化,还能“一网通办”,家长在家动动手指,点点手机屏幕,就能把转学手续搞定,简直不要太方便。而且,转入、转出学校以及双方学校的上级管理部门,都得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办,效率杠杠的,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因为转学耽误学习了。
对于那些特殊教育学生,以前学籍变动可能比较“卡脖子”,现在《办法》适度放开权限,情况特殊的可以降级就读。比如,有些孩子可能因为身体原因跟不上学习进度,以前只能干着急,现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让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
还有个重点,就是学籍信息的安全。以前可能有些学校管理松懈,学生信息一不小心就泄露出去了,这可太危险了。现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预警机制,管理人员得严格遵守数据规则,要是谁敢泄露信息,就按照“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北京师范大学的苏君阳教授也点赞说,以前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之间学籍壁垒森严,现在普职融通,学生可以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自由转换学籍,多了一个选择,以后孩子们的发展道路更宽了。
这次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发布,就像给学籍管理套上了一个“紧箍咒”,让学校和教育部门都得规规矩矩,确保每个学生的学籍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家长们也放心,孩子们在学校里的“身份”更有保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