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奶茶上席,年轻人重塑“年味”!

当麻辣烫、汉堡、奶茶登上春节的酒席,年轻人开始重塑“年味”。

今年春节期间,#过年招待亲戚炫串串#登上多平台热点榜。网友:“羡慕”;“这不敢想象有多香”。



▲图源:短视频报道/分享截图

还有年轻人将汉堡、披萨、奶茶、螺蛳粉端上了春节的餐桌。网友甚至称这样的组合为“仙品”,强调就爱吃“0天然纯添加”的东西。

流量密码变了,“年味”也有了不一样的新表现;而在这些新年味里,藏着我们探寻的行业发展新风向。

01、正餐酒楼爆满,家庭聚餐依然首选“大餐”、“正餐”

年前,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一位同事就“抱怨”位于河南三线城市的家乡,热门酒店、饭馆正月初二、三的包厢已经预订一空。而无论是热门酒店还是名不见经传的饭馆,均设置了最低消费,且只能点套餐。消费的集中爆发,让各类型正餐饭馆在此刻尽显“扬眉吐气”

这在媒体报道中早有验证。

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前,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305%。同期,平台上“年夜饭预订”“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



▲图源:AI作图

西贝东方路店店长张雨秋告诉媒体,该店春节期间同比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

北京萃华楼和去年同期相比,除夕中午的“年中饭”爆火。京华楼、旺顺阁等知名正餐餐厅在春节期间的订单也接近饱和。

更迎合春节氛围和酒桌文化的正餐餐厅、酒楼,在各地上演“一厢难求”。且根据往年的经验,今年不少酒楼将预订时间拉长,往年集中在腊月开始预订的包厢。今年在老板“朋友圈”的催促下,11月就已开始预订。正如同事的亲身经历,一些热门酒楼春节初一到初四的包厢在腊月初已被抢订一空。

02、火锅烧烤不遑多让,年轻人聚会主打一个“氛围感”

和正餐相比不遑多让,火锅也迎来了“沸腾”的春节。

春节期间吃顿海底捞基本靠等,且等位时间几乎一小时起步。据媒体报道,全国超800家海底捞火锅春节期间正常营业,除夕用餐预订超4万桌

不只海底捞,整个火锅市场随着春节的到来都迎来了大旺季。巴奴备战春节,单店备货量达到往常的3倍。节前,巴奴方面就预测“大年初一巴奴单店的客流或超过1500人次,高峰期人均等位时长3个小时。”

烧烤也在沸腾的氛围中滋啦作响。

一位县域市场烧烤店老板表示“累翻在春节”;“恍若来到盛夏的烧烤旺季,不仅高峰时期需要等位,营业时间更是延长到凌晨两三点”;“年轻人居多,大多是返乡聚餐的年轻人”。



▲图源:AI作图

和各类中餐酒楼一起,火锅、烧烤等多元化的餐饮业态,共同引爆餐饮“春节档”。多元化的春节聚餐形式,也向我们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主流消费群体年轻人并不拘泥于传统的聚餐形式,而是追求更加松驰、自由的聚会氛围

03、“家乡味”火爆,“游子”扎堆“记忆中的味道”

和正餐酒楼、火锅烤烧等餐饮形式同样火爆的还有各地的“家乡味”。抛弃中规中矩的春节宴席,归来的“游子”扎堆本土特色小吃店。

大年初五,#只想吃螺蛳粉不想多说#、#家乡味才是年菜顶流#成为多平台的热点。还有“大年初x,谁懂这一口xxx的含金量”,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流量密码。



▲图源:短视频报道/分享截图

反映在消费端,河南多地胡辣汤门店春节不打烊,客流量激增;湖南县城的米粉店,从早到晚排着等待嗦粉的顾客;陕西小吃更是意料之中迎来了一批“特种兵”,要在春节期间吃遍家乡味……

最是难忘家乡味,那些从小吃到大的食物,是游子们在外魂牵梦萦的幸福味道。带着积攒的思念归来,承载着家乡味的小吃店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

地域特色加持浓郁的乡情,让一口家乡味成为“年菜项流”,这其中其实暗含餐饮业的两大发展风向——差异化风味和情绪价值。而近两年,冲破地域限制的地域小吃也正是凭借这两大价值点大放异彩。河南的方中山胡辣汤不仅将门店开到了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和江苏、山东、安徽等邻省,还将门店覆盖范围拓展到了新疆、甘肃、西藏、海南等省份。以河南胡辣汤为缩影,地域特色小吃的“含金量”还将进一步被发掘

04、“预制菜”上演新花样,“打包年夜饭”引领春节新潮流

去年的年味顶流是“预制菜”,今年,预制菜依然热度不减,但今年的预制菜有了不一样的新玩法:去年,消费者扎堆电商平台、超市货架购买预制菜,今年,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酒楼“打包年菜”

有酒楼把“打包年菜”演化出了两种形式:一是预订外带,即用餐时前往酒店打包,带回家现吃;二是购买预制礼盒,食用时简单复热即可。笔者家乡一家饭店的抖音团购上,有多个春节单品团购销量达到2万+



▲图源:商家抖音团购页面截图

同期,多个知名餐饮也推出了年菜礼盒。拥有城南往事、皇城根、老牌坊等多个鲁菜品牌的凯瑞集团推出了老济南酥锅、把子肉、炸货以及胶东大饽饽等年味礼盒,北京同和居、鼓楼马凯餐厅、同春园等老字号和知名餐厅,也推出了年菜礼盒。

在消费认知层面,这些有着“大品牌背书”,“味道媲美现炒堂食”的预制年菜,在健康和味道方面有着更好的保障;在品牌层面,打包年菜、预制礼盒,无疑成为春节销量的又一年增长点

05、小吃不打烊,成为春节档的“解腻神器”

如果说去年春节餐饮的流量密码是“预制菜”,今年的“流量密码”就是小吃。

无论是上述提到的汉堡奶茶登上“宴席”,还是“大年初x,谁懂这一口xxx的含金量”,都收获了大量网友互动讨论。

社交平台上,年轻人大年初一点的一份“东北黏糊麻辣烫”,大年初二组团嗦的蛇年第一口螺蛳粉,大年初三偷偷吃起的一桶炸串……在网友眼中,这些小吃拯救了我们的“春节胃”,是餐饮春节档的“解腻神器”。



▲图源:短视频报道/分享截图

年轻人扎堆涌向小吃店。

今年,不仅大多小吃店春节不打烊,各地的小吃街也分外红火。据媒体报道,聚集众多关中美食的袁家村春节期间日均接待10万+人次游客;上海南京路禧市集将年味拉满,吸引不少居民和游客打卡;济南老城区的芙蓉街小吃街,商户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为这条“网红街”再添人气……

自带轻松氛围感的小吃,成为年味的调味剂,看似不起眼,却比正餐、火锅的消费更高频,里面实实在在地藏着老百姓眼里的烟火气。连年菜都为其让路的小吃赛道,承接着顾客一年四季,没有淡旺季的消费热情,也正因如此,小吃赛道也注定依然是2025年的餐饮创业热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