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对电动车的动力诉求之所以偏低,与女性为主、聚焦短途场景、注重性价比和自身爆发性强但持续性差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电动车之所以会由车企眼中的肌肉男,沦为用户眼中的小奶弟,这一转变深受用户构成、使用场景、主打卖点及电池属性的影响:2023年,女性用户贡献了电动车近七成的销量,然而她们对动力的要求并不高,2024年的数据仅为35.66%。因此,许多原本意图以运动性能吸引年轻男性的电动车,最终却依靠小姐姐、小阿姨等女性消费者的支持才得以维持销量,就连风头正劲的小米SU7参数图片)也不例外;2023年在女性主导的前提下,用户选购电动车的核心原因是上下班、代步,上述场景的动力诉求都不强;2023年用户对电动车最满意的是综合成本低,即性价比突出,其次是更好开,这与加速好等电动车特性相关。而不满意之处则主要集中在电池续航不足、易衰减和电量快速下降,这些缺点都是电动车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很难改变……电动车的优缺点比较明显,动力输出强劲但持续性差,会让大叔有些尴尬的。

反观大排量燃油车,若能借助电气化技术升级为“小排量节能车”乃至“大排量节能车”,则能在保持强劲爆发力的同时,实现持续稳定的动力输出,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对动力的需求。当前,无论是腾势D9、理想L系、问界M系等“小排量节能车”,还是途昂揽巡昂科旗等大排量燃油车,理论上都有持续升级的空间。退一步讲,电动车如能积极借鉴燃油车和节能车的部分优点,也能更好满足大叔的动力诉求,2025年,小鹏G9、极氪009等电动车品牌的混动产品将面世,这些产品或将对2023-2024年表现抢眼的理想L系、问界M系构成挑战,甚至可能颠覆现有的市场格局。



车企角逐大叔主导的“新动力消费浪潮”,要注重大车化、大排量化、多功能化、个性化和高端化之“五化”趋势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由大叔引领的“新动力消费浪潮”,车企除了关注节能车与燃油车领域,还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考量:一是大车化,动力诉求随着车型级别的提升而提升,2024年中型升至42.66%,中大型升至46.54%,大型升至47.42%;其次是大排量化,目前除了女性主导的EV不断侵蚀小排量空间,男性主导的大排量化也在侵蚀小排量空间,2024年前三季度1.5L和1.6L的市场份额跌至35%,2.0L份额突破30%,更高排量的2.5L和3.0L含苞欲放,自吸与增压的排量重心都在提升;三是多功能化,2024年SUV和MPV的动力诉求都高于大盘水平,分别为41.78%和42.95%,这和多功能产品能更好胜任多场景、长距离等密切相关;四是个性化,2024年跑车的动力诉求超过50%,高达54.20%。截至2024年底,中国车市真正走量的跑车几乎没有,哪怕入门级,但不等于永远没有,一旦动力诉求持续强化,跑车市场出现爆款的概率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近;最后是高端化的趋势,2024年高端品牌的动力诉求高达44.50%,远超普通品牌和入门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奥迪、奔驰、宝马等主流高端品牌目前的小排量化与纯电化策略,与大叔主导的“新动力消费浪潮” 背道而驰。

近年来,理想L系、问界M系、腾势D9、坦克系等比较符合上述“五化趋势”的车型纷纷受益,但2021年及以前,上述类似产品几乎都是不走量的小众产品。未来几年,“五化趋势”将愈发明显,对于那些有志于在大叔主导的“新动力消费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车企而言,更得积极布局大排量等动力强劲的产品。



车企跟上大叔主导的“新动力消费浪潮”的“五化”趋势,要布局跑车、越野车、商务车、行政车、家庭大车之高含金量的“五车”

在大叔主导的“新动力消费浪潮”中,产品的精准定位成为核心关键。确定“五化”趋势后,我们进一步梳理产品线:从产品特征来看,2024年动力需求最为突出的是激进犀利型车型,占比高达57.17%。过去一年中,从售价区间在128.6-168.6万元的埃安昊铂SSR,到168万元的仰望U9,再到76.9万元的极氪001FR,以及预售价格为81.4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不少车企都在积极试水纯电版的激进犀利型产品,可惜上述车型在2024年的销量微乎其微,更像“花瓶车”,日后类似路特斯等或许可以尝试下燃油车与节能车;紧随其后的是越野硬朗型,占比52.71%,接着是高级商务型、高贵豪华型以及大气高端型,这五种产品特性的动力需求均远高于市场整体水平。

从购车原因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验证TOP5的动力诉求。2024年,位居购车原因动力诉求榜首的是收藏,占比55.35%,理论上动力强劲的性能车如超跑等更可能被作为收藏品。其次是飙车、越野、极限,随后是钓鱼、商务接待、自驾游等。总体来看,购车动机与产品特性在动力需求上高度一致。

尽管这五种车型 (产品特征的动力诉求TOP5)的动力诉求非常强劲,但截至2023年,它们仍属于小众市场,市场占有率仅为16.56%。然而,从2021年至2024年,大气高端型与越野硬朗型的快速崛起,初步展现了这五种车型的潜力,迅速助力理想、问界、腾势、岚图、坦克等多个新高端品牌脱颖而出,为相关车企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未来十年,若大叔主导的“新动力消费浪潮”中的“五化”趋势持续加强,“五车”产品自然会蓬勃发展,继大气高端型、越野硬朗型之后,激进犀利型、高贵豪华型、高级商务型也有可能爆发。高含金量的“五车”原本是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等海外高端品牌的天下,虽然目前遭遇了点挫折,但千万别垂头丧气和哭哭啼啼,没时间矫情!海外高端品牌在中国市场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跟上“五化趋势”布局“五车产品”的品牌,主导了2024年中国车市动力诉求排行榜,路虎、坦克与北京位居TOP3

在大叔引领的“新动力消费浪潮”中,大气高端型与越野硬朗型车型率先脱颖而出,不仅为路虎、坦克及北京这三大越野硬朗型品牌赢得了2024年主流品牌动力诉求的前三甲,还助力理想、腾势、星途、传祺、魏牌、问界等众多以大气高端型产品为主打的品牌,成功跻身动力诉求TOP20之列。当前,多数越野硬朗型产品主打2.0L排量,多数大气高端型产品主打1.5L的小排量节能动力,整体看,动力都不太突出。未来几年,如两者能持续升级动力,相信还有更大发展空间。换言之,在越野硬朗与大气高端这两大快速崛起的细分市场中,新加入的竞争者若能更好地凸显动力优势,那么实现后来居上的可能性将极大提升。

领克(暂不讨论与极氪合并后的变数)、红旗与捷途这三大品牌,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它们的用户群体对动力有着显著的需求;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它们的核心竞争力并非动力表现;三是未来两年它们都会重点投放有较高动力诉求的“五化五车”产品。其实捷达也有不少潜质,可惜近几年泥菩萨过江的大众对其赋能太少了。2025至2027年对大众而言是突破重围的关键时期,期望大众能携捷达共进,帮助其强化动力卖点,实现市场突破。

中国用户对路虎、保时捷、凯迪拉克、奔驰、林肯等海外高端品牌的动力诉求较高,然而,近年来这些品牌在华的战略却偏向于推出动力诉求较弱的小排量车型与电动车,这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动力需求背道而驰。这一战略直接导致它们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日益艰难,充分证明了当前策略存在问题。可惜的是,上述品牌未来几年的在华战略,仍聚焦纯电路线。不能说纯电路线不对,至少不利于上述品牌角逐高含金量的大叔车市。

2023年,大叔车市中市占率排名前20的品牌,主要以燃油车与节能车为核心,其中丰田、大众和比亚迪占据前三甲,而比亚迪的销量主要得益于其PHEV产品。在渗透率排名前20的榜单中,“五化五车”调性一下子就凸显了,岚图、魏牌、腾势、红旗、理想、星途等主打大气高端的品牌都位居TOP20,路虎、北京之主打越野硬朗的品牌,也在TOP20。市占率有利于总结当下,渗透率有利于展望未来,2023年大叔车市的市占率与渗透率两大排行,不仅验证了“新动力浪潮”的优良载体在燃油车与节能车,也揭示了这一浪潮正逐步从燃油车向节能车转变的趋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