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2月8日电 (王凡)2月7日,成都彭州市濛阳街道举行“启濛争优”项目现场分享交流会。与会者来到9个“启濛争优”共建共治项目现场,了解项目打造过程、多元力量参与情况、资源整合情况……新春伊始铆足干劲,用行动回应居民期待。
现场会第一站在春泉村。春泉村清泉安居苑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小区。大年初九,小区里灯笼高挂,依然洋溢着年味儿。走进小区,农具房外的电表格外醒目,这是春节前新安装的。“农具房方便居民存放农具,但近些年大家纷纷购置电动车、三轮车,需要充电怎么办?过去大家爱飞线充电,带来安全隐患,去年我们为每家农具房接通电源、安上电表,这样家家户户在农具房里充,更安全。”春泉村党委书记钟品全表示。近年来,小区里“有车一族”逐渐增多,停车难逐渐显现。去年,清泉安居苑治理过程中又新增了34个停车位,解决居民的“烦心事”。
罗家大院文化广场位于普华村罗家院子。走进院子,一派干净整洁,居民健身、休闲,自得其乐。普华村党总支书记张华彪告诉大家:“这块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是村里的共用晒坝,后来村民陆续搭建了一些农具棚存放农具,环境糟糕,味道难闻,附近村民也多有抱怨。”去年8月,普华村启动罗家大院改造,平整了院子,安装了健身器材,还增添了椅凳方便村民闲坐。打造过程中,村民更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自筹资金不说,还有居民“贡献”了自家的椅子,供村民共享。如今,文化广场从过去“避之不及”的地方成了大家爱去的地方,幸福感也“就地升级”。
金凤村唐柏林院子是当地较大的林盘院落。过去,院子的围墙“蓬头垢面”,没有美感。去年,院里村民筹资30000余元,投工投劳,粉刷美化院落墙面1100平方米,绿化庭院300平方米,打造文化墙600平方米,将孝亲敬老、村规民约、健康运动和绿色环保等理念“搬”上围墙,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还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文明之风,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当天,与会者还走进凤凰石社区“转角相遇·共度时光”项目、泉沟村“暖心食堂”项目、竹瓦社区赵家院子环境提升项目、宝石村翻修扩宽小区至白龙桥道路项目、星月社区恒大翡翠龙庭党群服务站项目和东塔社区南新街有机提升“彭派生活——濛懂之夜”项目现场实地查看。各个项目的“东道主”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大家一路看、一路听、一路学,收获颇丰。各村(社区)书记纷纷表示,此次分享会是一次扎实的“思想充电”,接下来将用好“他山之石”,蓄积“攻玉之力”。
“启濛争优”是濛阳街道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品牌项目,2023年正式启动,当年实施了10个项目,2024年实施了20个项目。2025年,“启濛争优”现场分享交流采取自愿报名形式开展,与会者对照“启濛争优”共建共治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对参与现场经验分享交流项目进行现场评比打分,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启濛争优’项目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我们将持续激发村(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居(村)民等治理主体参与共建共治的积极性,拓宽共建共治路径,撬动多元力量主动参与社区发展治理,营造多元齐治浓厚氛围,携手开创濛阳社区发展治理新局面。”彭州市濛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