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第一抹春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阿妹戚托”小镇上。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居披上金色的外衣、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充满生机、一棵棵树木吐露含苞春意,处处都散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和无限的希望。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春天来了,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好计划,让每个社区都有新变化!”

“大家团结一心,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再上新台阶。”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晴隆县三宝街道的会议室里,来自各社区的干部群众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空气中涌动着昂扬的激情。


“阿妹戚托”小镇。

三宝街道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又叫“阿妹戚托”小镇,共有6个社区,来自全县12个乡镇。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等10个民族,一共有3174户16054人。

每年春节后,三宝街道都要召集各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共商发展大计,聆听各族群众的所想、所需,吸引大家共同参与到工作中来,共建街道幸福美好生活。

近年来,晴隆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作为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文化互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我们以‘阿妹戚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挖掘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不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晴隆来,感受和体验我们的民族文化。”阿妹戚托艺术团团长文安梅说。

文化认同凝共识。晴隆县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每年以五月“黔西南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十月“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民族宗教政策等知识,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渠道、深层次宣传。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晴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阿妹戚托舞蹈。

文化传承聚合力。以春节、元宵节、布依族“风情节”、苗族“绣花节”、彝族“火把节”等节日为载体,举办格尼角抓旮、芦笙舞、阿妹戚托舞、民族刺绣、山歌大赛等民族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民族演艺、非遗传承、音乐、舞蹈等培训,培养民间艺人,丰富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各族群众在民族文化活动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通过努力,“阿妹戚托”小镇被列为国家4A级景区;“阿妹戚托”舞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三宝街道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经济互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在家门口服装厂就业,经济收入有保障,每月都能有4000元的报酬,两个娃娃读书也能照顾得了。”从长流乡搬出来的苗族妇女龙毕春非常高兴,对未来充满希望。


产业园区。

东西协作促就业。能为必可成,一切皆可期。晴隆县积极用好东西部协作政策优势,引进服装、摩托车组装、箱包、玩具等17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消除后顾之忧,实现企业群众共同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加快驶入全面提升快车道,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再上新台阶。

帮扶企业促发展。拼发展就是拼环境。扎实推进“千家培育百家壮大”计划,以民族手工纺织、民族服饰、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帮扶布依垚、彝外婆等20余家民族特色企业加快发展。打造民族服饰非遗一条街,积极鼓励民族绣娘开办民族服饰公司。2023年以来,为17家企业申报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补助资金154.22万元;争取中央、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370万元,实施项目19个,惠及全县万余名各族群众。


就业车间。

民族服饰布依垚品牌创始人李利先后荣获“贵州最美绣娘”“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融居互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我是彝族,我爱人是汉族,我们是民族团结家庭。在晴隆像我们这样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家庭还有不少呢。”在三宝文旅集团工作的文九妹开朗地笑着说。

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是社区融合发展的魂脉。

社区虽小,连接着千家万户,各民族互嵌式融居是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内生因素。

完善设施强服务。晴隆县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完善幼儿园、卫生院、老年活动中心、民族团结食堂、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开设融居住、养老、教育、娱乐、健身、市场等为一体的社区服务项目。统筹配齐各类公共资源设施,满足群众的所需所求。


和美家园。

融情互动共发展。加强基层治理,让各族居民充分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全县各社区中组建有物管队、安保服务队、卫生队、互助帮扶队、艺术团、阿妹戚托舞蹈队等各种群众组织,共同构建协商共治社区体系,自觉服务社区大家庭。各族群众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谁也离不开谁,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以互嵌促融入,团结促发展,拓宽全方位互嵌式融合的路径,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三宝街道党工委书记邓仕昌说。(文/图 陈湘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