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网址 你从不点击

掉馅饼活动 你从不参加

热心亲切的“银行员工”电话

诱导你办理新型贷款

你果断拒绝

熟人诈骗

请问阁下应该如何应对?

案情再现


2025年2月5日,眉山市仁寿县公安局藕塘派出所破获一起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

故事追溯到2024年12月,程某某正为年底的“经济危机”发愁。眼看春节将至,兜比脸还干净,他灵机一动,决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诈骗亲戚。

经查,在2024年12月某天,程某某在闲聊时向亲戚谎称自己有门路,可以帮忙购买精准扶贫户的社保,只要交钱,立马办妥,稳赚不赔。亲戚们一听,纷纷心动,对其深信不疑。于是,胡某等人陆续给程某某转款,合计达十万余元。后程某某将所得钱款挥霍殆尽,为了躲避亲戚们的追讨,程某某潜逃到外省藏匿。胡某等人发现情况不对,逐报警。春节期间,程某某思乡心切,沿途搭顺风车返回仁寿。被我办案民警敏锐察觉并一举抓获。到案后,犯罪嫌疑人程某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程某某已被我局依法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我把你当亲戚

你把我当“提款机”啊

终究是错付了


骗术揭秘

此案中,程某某利用了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关注和信任,编造虚假信息实施诈骗。他通过虚构自己拥有特殊渠道或资源,能够为他人办理社保等福利,从而诱使受害者转款。这种利用“亲戚”、“熟人”“老朋友”关系或假扮成“熟人”来降低受害者警惕性的诈骗手法,近年来屡见不鲜。

1、利用熟人介绍

诈骗分子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气,通过亲戚、熟人、朋友的口口相传,被更多的人知悉,从而吸引不相识的事主上门求助。大部分人认为是熟人、朋友介绍,便降低了警惕性。

2、夸大能力

诈骗分子在实施诈骗时,往往利用群众贪小便宜、薅羊毛,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谎称“在单位里有熟人可“托关系”、“走后门”等等,从而骗取你的信任。

3、诈骗花样多

诈骗分子以“人情费”“内部指标”等理由让求职者转账疏通关系,当得手后便会把事主拉黑,然后“人间蒸发”。


熟人诈骗,往往比陌生人诈骗更难防范,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更大,在举证上难度也更大,诈骗分子往往有更多辩解空间。这提醒我们,平时在与人交往时,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易听信高收益高回报的承诺。在与别人进行金钱往来时,应当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一旦发现被骗,应当及时报警。

请及时转发至家族群、朋友群,扩散、扩散!!

来源:仁寿公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