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楼市是否能够完全企稳呢,估计很多人都在等着更大的政策松绑力度了,是不是只说口嗨而不给实际福利呢,而从各地现在的动作来看,不少城市正在加速去收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房了,而从当下来看,全国现在有32个城市已经发布了收储的细则了,因为要推进这个事情,肯定要有规则可以依据了,现在从存量房层面来看的话,如果说在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想依靠自然客户去购房去库存的话难度是特别大的,现在要完全让楼市能够止跌回稳的话,肯定要依靠超大客户去吃掉这些库存的,因为楼市就是个杠杆和债务游戏,要有人有能力承接这些债务,现在普通购房者不愿意加杠杆了,房企不愿意贷款去拿地了,那就只剩下地方去消化这些库存了。
因为23年的调控政策已经达到了上千次了,去年这种情况下也有将近800多次,而楼市松绑程度已经到了如此的地步了,现在只剩下极少数的一线和二线还没完全松绑楼市了,连广州都是完全裸奔的解除了限购的,也可以看出来,现在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在降级的,大家的收入和投资没办法同时匹配上,当然,存量房商品房的收购可以让房企能够缓解一大部分的压力,楼市要想软着陆的话也可以更加容易一些了,当然,从现实情况来看,至少24年的收储的体量还是不大的,全新517央妈就给出了3000亿的保障房住房再贷款,但是使用率是不高的,到去年11月的时候才用了不到15%的钱而像长沙之前完全的首批收储,也才只有400多套,在整个市场来对比来看的话还是杯水车薪的。
还有像广州的话,虽然是开工建设了配售型的保障房,但是在收购存量房商品房项目方面也还是在观望的状态,可以说现在地方的收储的积极性并不是特别高,因为现在房价租售比是比较低的,所以收购了存量房后的回报率可以说也是比较低的,而地方愿意去收购的价格肯定是一低再低的,基本都是按照5折、6折左右的价格去跟开发商谈的,而开发商如果能比收购价在市场中卖的更贵的话,那也不会轻易的把项目批量卖给地方政府的,这也是现在双方在博弈的一种状态,要想要让地方更积极的去收购的话,要么市场购房的信心能够回暖,要么就是房价再往下走之后开发商彻底放弃推向市场的零星销售了,从而能够达到去库存的目的。
而现在楼市不是说单纯靠过往传统的一两次政策就能完全拉动起来的,因为购房者缺乏预期和信心,开发商也不敢轻易去拿地拍地,所以市场的情绪是非常冷静的,甚至可以说有点麻木的了,就像一个人天天吃山珍海味,即使是鲍鱼鱼翅吃起来其实也没感觉了,楼市现在也是一样,上千次的调控政策,对楼市全链路的相关方来说也是有点麻木的,而像利率来说,现在几乎多数人都已经把LPR调整周期变成三个月了,其实都在等着薅利率继续下行的羊毛,现在大家愿意接这种躺平后的利率的水,不愿意接额外自己付出太多事情的水,以前楼市火爆的时候,不管是什么稍微好一点的政策,只要投放到市场上基本都会有很大的水花了,中介们也会在朋友圈内疯狂转发,新房的抢房也是时常可以看到的事情。
以前大家积极性比较高,房价上涨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房价下跌的时候各种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因为以前买房,基本两年就能看到上涨,五年能涨个50%甚至翻倍,所以不管是多贵买的房子,经过时间的熏陶之后都变成了香饽饽,所以那时候即使是利率5.88%的话也是有很多人愿意去接盘的,其实本质原因就是在这里,但是现在楼市颠倒了,晚几年买房的人都省下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现在大家都是拿起屠龙刀去砍价了,不仅要把今年的跌幅砍价下去,还要预备着明年后年的下跌空间,只有这样去买房才会觉得不亏了,所以今年楼市才刚刚开始,就看政策的最新动作和力度了,说什么和做什么都很重要,因为楼市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