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开工,啥都吃不下,属于看到饭就想摇头的状态。
——今天的编辑土豆儿
关于成都的面我们写过很多篇,批评过也赞美过。年前去周边的大邑、郫县游玩,无意中吃到两碗开了30年以上的面,才发现自己混沌的味觉突然被传统的佐料、老练的熟油海椒、打底的骨头汤一下唤醒了。
这样的做法,这样的配置,是只有小城小镇的人才有时间细细琢磨的,是家庭式面馆亲人之间相互磨合几十年才有的默契味道。
千秋雪·大邑
有天去大邑爬山,中午想随便找个面垫一下,千秋雪这个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一个早餐店叫千秋雪简直太有文化了,大邑有西岭雪山,招牌肯定是取自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
不到12点,一个早餐店还坐满了人。
狭长的铺子走到底三口旺灶蒸汽升腾,三位主厨在灶前分工明确,打料、捞面、炼油无需多言,食客报了吃啥就赶紧找座位,好了自然有人给你端上桌。
店里的招牌是排骨面9元/两,其它的牛肉面、肥肠、笋子面8元/两,盐菜面7元/两。单加一份排骨6元,难得现在还有10块钱以下的面。
有些面馆,光看它打料就基本能断定好不好吃。熟油海椒新不新鲜,有没有高汤,豌豆尖儿嫩不嫩气,臊子给的大不大方,这些都是一碗好面的基本要素。
面上桌了,没想到排骨面竟然是盖了一笼粉蒸排骨!惊喜。
一吃就知道老板选的是多肉的仔排,肉多骨细,粉子包裹滑嫩入味,真是一碗难得的好面。
平时吃排骨面,大部分老板都的给3、4坨红烧排骨。这家的粉蒸排骨是正儿八经的盖面菜,给得大大方方豪豪气气,能开30年的面馆,味道好、用料足都是必杀技。
我们点了三碗面,全家吃得开开心心,价格不到30元,马上把千秋雪列为来大邑爬山的必选项目。
千秋雪隔壁有一个烟熏火燎的干杂店,有现炒的小花生,非常香,吃完可以顺便带一点。
二妈面馆·郫都新民场镇
有天去彭州玩儿,导航规划了一条路过郫县的线路,中午又是打算走到哪儿算哪儿,随便吃碗面,车到了一个还算热闹的镇上,叫什么镇当时也不知道,看到菜市场人多就停了下来。
在附近转了一圈,发现这家门口写着30年老店,打算去试试。
一进门就看到三盆满当当的臊子,这是明天的包子料。
老板正在热火朝天的装包子馒头,我一看是老面呀,立马要了一个,吃完还想打包,结果这几笼是专门给门口大姐做的,已准备提走。
往灶台前一走,老板问吃啥?一看只有一种臊子,那就杂酱。镇上的面价格再一次让人惊讶,7元/两,2两9元。
面上桌,除了铺满了肉臊,还有酸萝卜和酸豇豆,打底的蔬菜是小白菜。
太爱水叶子面了,入味又爽滑,轻盈的面感让红油的香更加突出(说实话,写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打底的小白菜十分软嫩,忍不住冒了句“肯定没打药”,朋友说“那你去找老板卖点给你嘛。”
整碗面被我快速吸入胃里,最最精华的部分到了,就是沉入碗底的泡萝卜泡豇豆和臊子颗颗,必须一筷子一筷子刨到嘴里。
对了,面馆的大马路对面有家零食铺,是北方人开的,又是临时起意去买的板栗很好吃,甜糯饱满。
好久没有吃到这样简单的汤面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心态放平了,不再追逐高分店,不再想到一定要去哪儿打卡,而是走到哪儿算哪儿,遇到了就吃吃看,抱着平常心才遇到这两家好面。
快来留言来分享你在小城小镇吃到的好面吧~记得上图端上来哈~
今日编辑 | 土豆儿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Dicky少年茶壶盖儿
小时候,觉得小卖部啥都有
@²⁰²⁵
打劫
@李溜达随手撇了个
蝙蝠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