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火了,可是这次大火对他们的文旅一点帮助也没有,还会影响当地的旅游业。可以说,文旅多年的工作又白干了。

前几天,一位姓邱的商户在网上求助,原因是他的店铺被一些人员强行打开两道门锁,私自闯入开灯。之所以开灯,是为了响应市里的号召,让街道24小时灯火通明,给当地的游客以更好的旅游体验。



当时,太平区街道与商户沟通的时候,有97%的商户同意开灯,还有3%的商户表示不愿意,不理理解,不配合。邱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当地街道在与邱先生沟通的时候,邱先生表示了拒绝,因为这几天店铺关门,不做生意,没必要24小时把灯开着,再说,商业用电本来就贵,何必要24小时开灯呢?为了外地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度,也不能拿商户开刀啊。

邱先生挂掉街道的电话以后,没想到10分钟,他们一行人就来暴力开门了。



我就不信治不住你,这一行人有八九人,穿着制服,拿着工具,有人开锁,有人拍照,有人开灯,配合得天衣无缝。

邱先生当时从手机的监控上看到这一幕,他气坏了。他没想到这些人真敢强行闯入,私自开灯!

邱先生越想越气,这还有王法吗?相关人员打着"市里要求这么做”的幌子,让游客付出,还强行开门,那跟私闯民宅,有何区别?



此事在网上发酵后,因为舆论压力太大,当地发布了致歉信,这封致歉信中,没有对任何人进行处罚,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因沟通不畅……今后我们将引以为戒、规范管理、改进工作、转变作风,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这个简单的道歉信,对比他们简单粗暴的行为,实在难以服众,很多网友不乐意了,纷纷批评当地的不当行为。

各官方媒体也下场批评,齐鲁晚报网,指责撬锁开灯仅道歉,是无视法治的态度,须纠偏。





撬锁开灯可不只是工作方法失当,这是打着“为人民”的幌子“整底层的老百姓。”

大风新闻引用了律师的观点,指出相关工作人员的撬门开灯行为无法律依据,属于滥用行政权力的违法行为。律师强调,当地政府的亮化工程属于行政指导行为,倡导商铺夜晚开灯美化城市夜景,但这种倡导行为不具有行政强制力,店铺老板有自由选择是否夜间亮灯的权利。



新京报也对这封致歉信进行了点评:即便是为了发展文旅经济和城市美化,也不能逾越城市管理的法律边界。在商户正常经营的过程中,商铺内的物品是商户的合法财产,任何执法行为都应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能随意破坏商户的财产。



羊城晚报对此发文强调,部门应认真反思并采取措施纠正这种违法行为。道歉只是第一步,追责与赔偿才是关键。相关部门应彻查事件责任人,依法追究其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并尽快制定赔偿方案,弥补商户的经济损失



半月谈对此事评论并强调,撬门开灯事件不仅侵犯了商户的财产权,还可能对商户的生意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政府应当尊重商户的自主选择权,避免采取强制措施。



这是一种政绩观扭曲的现象,一些人为了拍领导的马屁,不惜动用一切人力物力,狠狠地折磨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商户。如果没有网络,邱先生该如何维权?细思极恐。







这件事以后,相关的街道会不会隔三差五地去找邱先生的麻烦?

这件事影响力那么大,对商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只是道歉了事,恐难以服众,以后其他地方再发生类似的事情,难道也参照这个道歉样本?这是拿法律当儿戏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