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第一棒,关于食品安全的千呼万盼日夜翘首的重罚严惩制度没有到来,等来了制度上对违法者的包容政策。“12种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市场监督总局发布了这两种不予处罚的清单,其中包含了经营过期食品及添加剂的一些处罚规定。



过去经营“过期食品”几元钱就可能面临几千上万元的处罚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项政策的宣布,也打击了一些靠打假来生存的人,只要经营者不是故意行为,首次出现上述问题的仅警告,不予处罚。

近年来,食品安全形式越来越好,但职业打假人团队对经营过期食品、标签瑕疵食品等“排山倒海似”的投诉举报不仅给市场监管等基层执法部门带来了极大困扰、苦不堪言,个别地区销售过期食品罚款5万被法院撤销等案件也屡屡出现,也严重干扰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正常经营。



一头是“四个最严”、另一头是“保障民生”,基层执法人员往往掌握不好尺度:处罚过重容易被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撤销、处罚过轻容易被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因此,很多地方做法不一、食品执法陷入尴尬局面。

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终于出台了《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和《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

从今以后,销售少量过期食品、标签瑕疵食品、无证超范围经营食品等违法行为将有条件的实行“首次违法不罚”“轻微违法不罚”。



相信以后食品领域的职业举报人数量会极速减少,食品生产经营者们的营商环境将得到极大优化。这是市场监管执法的福音,广大消费者将得到更好的服务,开年第一棒,你擦亮脑门,敬请期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