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卫星社网站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近日表示,美国只希望与中国建立公平的经济关系,但不一定非要做到“惊人”。报道称,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以视频方式发言时说:“我们想要的就是公平。我们只想要一个平等的条件。我们与中国有巨大的(贸易)逆差。拜登让其失去控制。他(执政时美国)有1.1万亿美元的逆差。这只是一种不公平的关系。我们需要让它变得公平,但不需要让它变得惊人。”据报道,特朗普宣称,自己对中国商品实施的关税使中国向美国支付数千亿美元。

特朗普罗列的这份清单有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即只谈了中国应该为美国怎么做,没提美国能反过来为中国做什么——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特朗普又挥舞起他的“关税大棒”,并威胁说关税是对中国的“一种巨大力量”,他只是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公平的经济关系”,并不愿意动用这股力量。从特朗普这段言论,我们不难看出,特朗普2.0的执政风格与1.0时期的风格变化并不大,他对中国施压的手段还是那两招:不是打“台湾牌”搞讹诈,就是挥舞“关税大棒”敲诈勒索——现在“关税大棒”已经挥起来了。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大棒”,本质上不是为了所谓的公平的贸易,而是希望借此打击对手,以及推动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在这点上,美国的所谓“公平”,就是对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公平,又如何达成协议呢?就如我国商务部所言,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而关税措施不利于中美双方,也不利于整个世界。对于美国加税的威胁,中方愿与美方一起推动双方经贸关系朝稳定健康方向发展,但前提是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

对特朗普的言论,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明确表示贸易顺差是市场综合因素造成的,并不是人有意为之。而且,中国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很合理,比一些依赖出口贸易的国家还低。显然,中方已经把话讲明,若美国滥用关税手段,贸易逆差问题只会越来越重。如果美国真的要构建一个经贸公平的关系,他们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静下心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现在的美国制造业,一味追求利润,不在乎产品的质量,很多企业把精力放在了股市上。这个问题,需要美国自己来解决。




2025年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资料图)

目前特朗普的这些动作,看似在拉近中美关系,但细细分析却充满矛盾。一方面,他称赞中美经贸关系“互惠互利”,另一方面却继续威胁加征10%的关税。早在2023年,他还提出过对中国商品征收60%以上关税的夸张言论。这种“口头示好,行动施压”的双面操作,并不是第一次。比如,特朗普多次对TikTok发难,试图迫使中国科技企业让步;再比如,他在芬太尼问题上“点名”中国,却在事实上忽视了美方自身管控的问题。这种明里暗里施压的手段,我们心里清楚,只是他用“示好”包装出来的一种谈判策略。

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复杂局势下,跟中国的关系对于美国而言至关重要。特朗普的这一表态,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在经济领域,中美关系有望趋于缓和,双方开始为恢复对话和协商留下空间。这不仅是特朗普个人态度的变化,更是美国在全球挑战中的务实选择。特朗普在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面临着国内外的压力,尤其是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找合适的盟友和合作伙伴。中国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而特朗普显然清楚,过度对抗可能导致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对美国的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同时,如果中美领导人通话如期举行,预计这将是特朗普就职后,与中方的首次正式通话,之前那一次,虽然意义非凡,但那时候特朗普名义上还是当选总统,所以在形式上肯定有所区别。此外,如果说上一次中美通话,讨论的是双边关系的整体方向,那么这一次,则是就更加具体的事务进行讨论,重点聚焦于关税以及经贸协议等。只是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究竟是打算恢复他当年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还是准备了更加苛刻的条款,这些还要看美国后续会采取什么行动。

目前,特朗普关税战术伎俩趋向固定,“投石问路”的伎俩已经被识破。对于加拿大和墨西哥,在两个国家关于边境安全做出一些配合特朗普的姿态后,特朗普立即暂缓执行加征25%的关税。如果这是满足特朗普强权霸道心态,达到目的外,特朗普对中国放言10%、25%和100%的关税,旨在试探中方反应及美经济承受力。目前,中国反制出乎特朗普预料,美国老百姓难以承受加征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




冯德莱恩(资料图)

此外,欧盟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冯德莱恩指出,欧中关系可能是全球最复杂且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中国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必须确保对中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能对欧洲的经济与安全起到重要的意义,并重新平衡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随后,冯德莱恩话锋一转,认为欧盟可以透过与中国进行建设性的接触,重新找到一个“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并重申双方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大对彼此的贸易与投资关系。不过,她并未对欧盟与中国之间可能达成的协议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布什政府上台之后,决定给予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最惠国待遇”,方便中国对其出口廉价商品。但自从中国产业升级突飞猛进,不再只制造低端产品之后,美国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变化,开始准备“剥夺中国的最惠国地位”。去年美国国会出台了一部法案,大致内容是美国务卿致力于在有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中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以这个为切入点,美国认为中方也不该享有关税优惠待遇;为了“平等”考虑,拜登政府曾短暂考虑过这件事,不过最后并没有实施。




特朗普和彭斯(资料图)

美国一直在有意识地将中美关系拖入“新冷战”。因为新冷战对美国有利,它曾经用冷战瓦解了苏联,它当然想驾轻就熟,故技重施。美国在与苏联的旧冷战中的胜利旧,应主要归功于它把世界拖入两大阵营之间的“零和”对抗中,成功地将自身及其盟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紧密结合,这种整合最终使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经济压力下崩溃。同时,通过构建冷战政治叙事,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赢得了意识形态霸权。

美国想要用关税牌,凭空制造筹码,那么中国也不介意通过反制美国,增加我们的谈判主动权。对于特朗普而言,他本来准备好的计划,被中方的反制措施彻底打乱后,这场大概率得不出任何结果的中美对话,至少在当下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没有举行的必要了。就像外交部所回应的那样,中美之间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