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 赵桂兰 ,今年 68岁 ,来自一个 小县城 。
年轻时,我没读过几年书,勉强算是小学文化,后来跟着母亲学了一点缝纫,手艺还算过得去。 我没有结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 ,这在老一辈人眼里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可那时候家里穷,父母早逝,我一个人拉扯着弟弟长大,哪里还有心思去成家?
我弟弟比我小 六岁 ,从小被父母宠着,什么活都不愿意干。
后来他娶了弟媳,我本以为他成了家会懂得担当,没想到还是不务正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里的重担依旧落在我身上。 弟媳倒是个勤快人,可她生了两个儿子后,整个人都围着孩子转,家里的一切开销,几乎都是我在撑着。
为了养活这个家,我年轻时靠着缝纫手艺,白天在镇上的裁缝铺打工,晚上还要接些私活,一年到头难得歇一天。
弟弟家里穷,孩子的奶粉、衣服、学费,甚至是过年的新衣, 大部分都是我掏的钱 。
我心疼这两个侄子,觉得他们是家里的希望,只要他们能出人头地,我这辈子辛苦点也值了。
这么一掏,就是 四十年 。
侄子们读书的时候,我省吃俭用地给他们交学费,供他们上学;他们结婚的时候,我拿出自己的积蓄,帮他们置办嫁妆、买房;他们生了孩子,我又给他们买奶粉、买衣服,甚至带孩子。 我从年轻熬到老,头发一根根变白,身体也越来越差,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我。
我一直告诉自己, 血浓于水 ,总有一天,他们会想到我的好,会记得我是他们的姑姑,是那个为他们撑起半边天的人。
直到这一场病,把我的幻想彻底击碎。
02
去年冬天,我突然感到胸口剧痛,浑身冒冷汗,勉强扶着门框站稳,才没有直接摔倒。邻居王婶看到后,赶紧把我送去了医院。等我醒来时,医生告诉我,我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必须住院治疗,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一听,心里顿时发慌。年轻时我拼了命赚钱,没给自己攒下什么积蓄,钱都花在了弟弟和侄子们身上。现在我病了,该轮到他们尽孝了吧?
可是,当我颤颤巍巍地拨通电话,把住院的消息告诉侄子们时,他们的反应,让我心寒透骨。
大侄子赵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说:“姑,最近手头紧,孩子学费刚交完,实在拿不出钱了。”
我愣了愣,说:“不是让你出钱,我就是想让你来看看我。”
他叹了口气:“哎呀,姑,你也知道,我工作忙,哪能随便请假?”
“可是……”我话还没说完,他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
我不死心,又拨通了二侄子赵亮的电话。
他倒是爽快:“姑,你住院啊?那正好,等我下次回老家,一定去看看你。”
“下次?那是什么时候?”
“这个……等我有空吧!”
听着电话里敷衍的语气,我心里一阵发凉。
四十年,我掏心掏肺地对他们好,结果换来的却是这般冷漠。
住院的日子里,病房里别的病人都有家人陪护,唯独我的床位空荡荡的。王婶偶尔来帮我送点吃的,医生护士也对我很照顾,但我的心里比病痛还难受。
几天后,弟媳来看了我,带了一袋水果。她坐在床边,叹气道:“桂兰啊,孩子们确实忙,你别怪他们。”
我苦笑:“忙?他们能忙到连来看我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弟媳低下头,没有再说话。
那天晚上,我躺在病床上,想着自己的一生,眼泪悄然滑落。
我拼尽全力养育他们,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往事如烟,一生辛苦皆成空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我想起了自己从小到大的遭遇。
我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母亲还算疼我,但父亲却总是冷眼相待。家里的好吃的、好穿的,永远是先给弟弟。我小时候常常饿着肚子,看着弟弟吃着白米饭,自己只能啃着冷硬的窝窝头。
后来父母去世,我成了弟弟唯一的依靠。我本想着让他早点学点手艺,养活自己,可他却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什么都不愿意干。
他习惯了我的付出,习惯了伸手要钱,习惯了让我为他扛下所有的责任。
我一边做工,一边操持家务,累得筋疲力尽,可他却从不觉得愧疚。
等到侄子们出生,我的心又软了。我想,或许他们能懂事一点,能对我好一点。于是,我省吃俭用,把所有的心血倾注在他们身上,盼着他们成才,盼着他们能回报一点点我的付出。
可是,他们和他们的父亲一样,早已把我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03
我在医院里待了半个月,侄子们始终没有来过。
后来,医生告诉我,病情稳定了,可以出院了。我独自一人拖着虚弱的身子,走出医院大门,外面寒风刺骨,我的心却比风更冷。
回到家,我看着破旧的屋子,心里有了一个决定。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卖掉了老房子,拿着这笔钱,去了城里的一家养老院。这里虽然不豪华,但环境不错,有人照顾,起码不会在生病时孤苦无依。
侄子们听说后,竟然纷纷打电话来指责我,说我不该卖掉房子,不该不跟他们商量。
我冷笑道:“你们不是没时间管我吗?那就继续忙你们的吧,反正我也不需要你们了。”
他们顿时哑口无言。
四十年的付出,换来的不过是一场梦。 这场梦,如今终于醒了。
在养老院的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我却第一次感觉到轻松。我不再为谁操心,也不再期待谁的回报。
人生已经过了大半,我终于学会了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