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夜间经济、特色集市、青年人租房堵点优化……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上海“新春第一会”如期召开,并重磅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的8.0版共58条任务举措行动方案。

在当日发布的《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下称“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聚焦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优化营商基层基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五个方面安排共58条任务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4年发布的7.0版共有150项改革举措,全部完成;今年上海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从数量上变少了,有58项任务举措,更加突出突破性、易读性、可感性。内容不求大而全,绝大部分任务事项来自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力求让企业看得见、感受得到。”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建设处处长卢爱国受访时表示。

卢爱国指出,此次8.0版行动方案突出“老大难”问题攻坚突破,聚焦融资、政策服务、监管检查、公平竞争、诉求处理、牟利性职业举报、网络舆论环境、涉企案件办理、拖欠企业账款等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推出一批具体化、突破性任务事项。

新方案的亮点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实有企业数量高达289.87万户,也就是说在上海,每8.5个人中就有1位是“创业者”。而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上的发布,对于各类企业而言,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营商服务体验,备受市场关注。

对于上海基层领域的营商服务,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鼓励街镇在监管创新、交通管理、商户和居民协调等方面探索创新,有序发展集市活动、户外餐饮、夜间经济等业态,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和经营主体负担,激活城市烟火气。优化对特色集市、外摆位、疏导点、管控点等街面环境治理,科学制定执法检查方案,调整监管模式和检查频次。

而针对政策“不好找”“看不懂”“不好申”“不要用”等营商细节方面,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也明确指出,落实涉企政策制定充分听取经营主体和商协会意见的工作要求,普惠性政策听取意见原则上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50%。提高政策易读性,新出台的惠企政策文本力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直奔主题。

与此同时,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的租赁需求堵点、痛点和难点,完善多层次保障性租赁房供应,加大各类人才公寓、租赁房和过渡性“客栈”等供给,打造一批“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为各类人才和一线职工提供安居保障。

此外,上海还将着力解决外籍人员在沪经商、工作、生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广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应用,推出便利化举措。完善交通枢纽、城市主要道路、重要公共区域和重点景区的双(多)语标识等。

“我们将积极打造‘海聚英才’赛会平台,深化全周期人才服务一件事改革,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落实特殊人才引进工作,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在人才引进落户中的主导作用,由其自主认定企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上海浦东新区商委一位负责人在2月6日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明确将制订实施多方参与的上海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及时更新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和新技能培训项目目录,聚焦重点产业强化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

更注重广泛吸收意见和实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2025年措施比2024年减少了近百条,但是在提升营商环境方面更注重广泛吸收意见和实效。

卢爱国也表示,上海市发改委自去年开展了多项面向基层的调研活动,邀请来自全市20个街镇的书记、主任、镇长等参加座谈,围绕上海街镇营商环境的诸多难点、堵点、痛点展开热议,以“问题为导向”,开诚布公地交流,这些意见和建议也被融入新一轮行动方案中。

“比如,目前各区打造了虹秒贷、宝你HUI、汇服务、杨小知、有嘉客栈等一批营商品牌,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中提出,要鼓励打造一区一品特色营商环境品牌,制定特色产业一业一方案,拓展园区专业服务,建设‘烟火气’的活力街区等。世界银行推出全新营商环境评估体系B-READY(Business Ready),8.0版将对标这个新评估体系,推动10个指标领域对标改革。从注重改革顶层设计的最初一公里,进一步贯通穿透到改革举措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形成改革闭环。”卢爱国指出。

就在不久前,上海有2000多家企业被列为上海市工业领域首批AEO(经认定的经营者)企业。这些优质企业只需在“一网通办”在线签署承诺书,接下来的三年内,针对低风险行政检查事项,企业被打扰的次数几乎降为零。

“企业普遍期望通过提高行政检查效率,减少多头查、重复查。在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中,将推进落实21条具体措施,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比如,积极推进典型场景的‘综合查一次’,并建设‘涉企行政检查对象库’,限定一定期限内对同一检查对象的检查频次;引导市级行政执法部门探索建立‘风险+信用’的分级分类涉企行政检查模式,对于风险低且信用高的企业,尽量做到‘无事不扰’;而对于风险高且信用低的企业,则做到‘重点关注’,切实提高检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对此,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于晓琼表示。

据记者了解,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将“提升检查质效”作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施“双无”清单机制、强化分级分类检查、拓展非现场检查手段四项举措。如其中明确,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实现无码不检查、检查必亮码、查后可评价,避免重复查、多头查,实现涉企行政检查减量提质不扰企。综合运用大数据筛查、自动巡检、智能预警、态势感知等手段,主动发现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对可以通过非现场检查方式达到行政检查目的、且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一般不再进行现场检查。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法规处副处长吴蓓蓓表示,将以提升监管质效为着力点,计划用2至3年时间,实现市场监管部门有计划的涉企行政现场检查次数比2024年明显下降,涉企行政检查水平大幅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给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明确指导网站平台规范开展涉企信息举报受理工作,对编造传播虚假不实信息、以处置负面信息为由要挟企业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打击并惩治涉企造谣传谣违法犯罪行为,支持企业安心谋发展。

“早在去年,市网信办已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浦江·e企同行’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无事实依据诋毁企业和企业家、以舆论监督名义向企业索要利益、发布涉企负面报道索要公关费、操纵‘水军’账号发帖攻击企业、编造企业虚假信息等涉企侵权乱象。截至目前已指导平台拦截清理涉企侵权信息4.1万余条,处置账号1万余个,针对部分涉企负面信息举报理由充分、但短时间难以充分举证等痛点问题,指导平台探索‘限时限流’‘争议标记’等举措。今年上海将继续推进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压实属地网站平台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涉企侵权信息和账号受理处置机制,重点打击编造传播涉企谣言、以处置负面信息为由要挟企业合作的‘自媒体’账号,为企业经营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上海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处干部黄丽娜受访时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