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福州市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大会发布了福州市营商环境创新十大举措和《2025年福州市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政策汇编》,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福州市检察机关一项举措、一项政策成功入选。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举措:福州市强化知识产权检察“四轮驱动”助推创新发展第一动力
市检察机关创新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合一”统一履职模式,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双重提前介入和行刑衔接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办理全省首起侵犯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案等知产案件,获评全省优秀案例,典型经验及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片被写入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被最高检知产办确定为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
政策:《福州市检察院关于印发<2024年“法润榕城·检察助企”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检察院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新部署新要求,将“检察助企”深度融入“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之中,在涉企案件办理中全方位跟进检察法治服务,完善“法润榕城·检察助企”品牌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主要内容: 1.落实领导责任,进一步完善互动型助企服务机制。 通过加强长效联络互动、主动帮助解决问题、着力加强督导通报等方式,推动院领导联系挂钩民营企业工作做实做新。 2.注重防范未然,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助企普法机制。 通过持续拓展助企普法课程、做强助企普法团队、提升助企普法质效等方式,推动“法润榕城”助企普法课程品质提升。 3.健全法治护航,进一步完善全过程助企保障机制。 通过建立实时跟踪监控机制、组织涉企检察综合分析等方式,最大程度降低案件给企业带来的次生伤害,释放司法善意,提升办案效果。 4.坚持统筹推进,进一步完善融合式助企履职机制。 通过抓实案例培育、深化品牌培塑等方式,持续把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贯穿于检察工作各环节,加强组织推动和机制保障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福州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部署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制定20条检察实施意见,配套打造特色服务保障项目,细化140多项具体任务,通过闭环式考核、专题会点评、借外力督导、请代表检阅等形式,推动落实落地落细,获市委和省检察院主要领导肯定。 根据市委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州”决策部署,开展“海上福州·检护蔚蓝”专项行动,助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落实“一室多员”涉台检察工作机制,对接台胞台企司法需求,助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建设。设立中印尼“两国双园”检察联络点,组建涉外涉侨专业化办案团队,深化与相关高校、涉外法律机构协作,常态化为园区企业提供涉外法律服务,护航企业“走出去”。
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部署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组建营商环境专项业务推进组,明确综合协调、涉企办案、指标机制等工作职责;构建检警协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细化明确10项协作机制;会同市版权局等签订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意见,设立全省首个“创新福建•检警联动示范岗”,加大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力度。2024年以来,依法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各类犯罪1200多人,办理涉企民事行政监督案件250多件,5项涉检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居全省前列,办理10多个案例入选省以上典型案例,1个案例写入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省委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来《感谢信》,拍摄的知识产权保护主题微视频《第一动力》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微视频”。
聚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制定《落实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 助推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壮大的二十条实施意见》,扎实开展“十个一工程”(开展一项行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落实一项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惩治一批犯罪,依法惩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挂钩一批企业,两级检察院领导挂钩联系帮扶200家企业;纠正一个违法,监督纠正违规“查冻扣”企业财产;清理一批挂案,清理涉企刑事诉讼久侦不决案件;化解一批矛盾,落实领导包案、检察听证等举措,妥善化解企业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规范一类行业,以检察建议促进规范办案中发现的行业治理难题;设立一个窗口,海丝中央法务区福州片区检察服务窗口;形成一批成果,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检察品牌或机制制度成果),相关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获市委领导肯定。组建“法润榕城”法治宣讲团,精心打造普法课件12件,根据真实案例,编发《企业内部刑事犯罪风险防范手册》,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进行业系列活动500多场,惠及各类市场主体近2000家。
下一步,福州市检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福州市民营经济强市发展大会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涉检政策举措清单式、创造性落实,努力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