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交的大舞台,从来都是一部没有硝烟却剧情跌宕的大戏。谁能料到,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的中美外交首轮“过招”,竟在遥远的南非悄然开场,这场意外的交锋,就像一部充满反转与悬念的大片,每一帧都扣人心弦。


美国务卿鲁比奥,这位本应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的角色,却突然上演了一出“临阵脱逃”。他拒绝出席南非主办的G20峰会,理由听起来荒诞又牵强:南非正在做“非常糟糕”的事,包括没收私人财产,以及利用G20宣传所谓的“多元化政策”。可这背后的真相,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利益纠葛。


原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签署的《征用法案》才是这场风波的导火索。这项旨在符合公共利益条件下征收土地的法案,本意是为了推动南非社会的公平与发展,却不知为何触碰到了美国的敏感神经。而这其中,马斯克的身影若隐若现。长期以来,马斯克对南非黑人掌权的政府多有抨击,他声称政府压迫白人少数民族,没收白人土地。难道是马斯克的“吹风”,让特朗普政府如此大动干戈?这背后的利益关联,就像一团迷雾,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

就在鲁比奥通过社交媒体高调宣布缺席的同一天,一场温暖而有力的会面正在南非上演。中国驻南非大使吴鹏与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举行会谈,会后吴鹏大使明确发文表示,中方全力支持南非担任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一边是美国的“落井下石”,一边是中国的“雪中送炭”,这种鲜明的对比,就像一场无声的拔河比赛,将中美外交策略的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也难怪外界将其视为中美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战”。


美媒彭博社也坐不住了,忧心忡忡地指出,鲁比奥的缺席让美国遭到冷遇,而中国对南非的支持,使美国务卿缺席G20外长会这一罕见事件,极有可能导致美国被排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大议程之外。曾经在国际舞台呼风唤雨的美国,如今在这场外交博弈中,竟已处于明显的下风,这剧情的反转,实在让人唏嘘。

南非,作为首个主办G20峰会的非洲国家,承载着整个非洲大陆的期待。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希望借助这次峰会,为非洲债务沉重的国家寻找出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平等的全球体系。而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王毅主任连续35年将每年外访首站定在非洲,南非又是金砖成员国,中国对南非的支持,不仅是对老朋友的力挺,更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面对美国的无端指责,南非外交部也硬气回应,明确表示不存在任意剥夺土地和私人财产的情况。有了中国的支持,南非腰杆更直了,底气更足了,敢于对美国的无理要求说“不”。特朗普政府原以为鲁比奥的缺席能让南非屈服,乖乖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却万万没想到,自己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低估了国际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决心。

美国的这一行为,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正变得越来越孤立,其全球影响力和霸主地位也在这一次次的错误决策中逐渐削弱,这无疑是特朗普孤立主义政策的又一次惨痛失败。而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遇。我们应乘胜追击,进一步强化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推动国际格局朝着更加公平、多元、包容的方向发展,让美国的孤立主义在浩浩荡荡的全球化潮流中,成为无人问津的“孤岛”。这场在南非G20峰会上的外交交锋,不过是国际舞台上的一个缩影,但它所折射出的国际格局变化,却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文|陈光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