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中方的打法生变,特朗普坐不住了,24小时内取消对中国快递的制裁,但美方是真心想和中国合作吗?
什么叫“朝令夕改”?现在就有个鲜明的例子。前段时间,特朗普高调签署行政令,取消了一项免税政策。什么政策?本来,美国对价格800美元以下的快递包裹,是予以了方便的,进入美国不需要缴纳关税。但特朗普取消了这一免税政策后,只要是进入了美国的包裹,不论商品价格高低,都需要交税。
特朗普为什么修改这一政策?很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美媒也是这么认为,表示,中国的电商平台长期依靠这项豁免权,把低价商品直邮给美国消费者。它们甚至还煞有其事地举出了数据称,2023年通过“小额豁免”进入美国的包裹中,近二分之一来自中国。美国邮政局清楚特朗普的意思,直接将中国包裹拒之门外。
特朗普自以为取消这项免税政策,就可以“拿捏”中国,但他的如意算盘注定落空。一方面,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贸易逆差国滥加关税,伤害的首先是本国的民众。美国它制造业萧条,绝大部分商品是做不到自给自足的,只能依赖进口和全球供应链。现在特朗普取消包裹免税政策,等于就是在把成本转嫁到美国普通老百姓头上,美国人想要拿到跨国包裹就得付出更多的钱。
另一方面,或许特朗普以为,中国在受到贸易威胁后,会派出官员和美国进行沟通,但这次中方的反制却让特朗普坐不住了,中方压根就没打算妥协,美方不仅没能如愿接到中方打来的电话,反倒是等来了中方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比如中方就针对美国原油、煤炭、天然气等产品征收额外的关税,对美企谷歌发起反垄断调查。中方的这一套组合拳,打得特朗普有点懵,回过神来的特朗普直接取消了这一实质上针对中国的制裁,美国邮政局也迅速恢复了对中国包裹的接收。
这场较量以美方的罕见服软暂时终止。但这是否代表着,美方是真心想和中国合作呢?恐怕并不是。美国务卿鲁比奥在他的提名听证会上,说过这么一句话,“中国是美国有史以来面对的最强大且最危险的对手”。美国驴象两党虽然互看对方不顺眼,但它们却能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这足以说明美国政客对华态度,也是鲁比奥能顺利获得提名通过的原因。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当中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但中美之间应该不会发生热战,为什么?很简单,用官方的话来说,就是“没有赢家”,说得再直白点,就是谁都扛不住战败的代价。说实话,中美之间的理想状态,就是共存,两国共同存在于这颗星球上。
中方是想和美方好好相处的。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大使最近就说,王毅外长将于本月中旬出发去美国纽约,主持安理会会议。并强调中美合作至关重要,“有太多事情需要解决”。这潜台词相当直白,就是在说,这可以为中美外长会面提供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包括鲁比奥在内的特朗普“智囊团”,如果有长远眼光的话,那就应该抓住这次见面机会,等着王毅外长的到来,提前做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