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各地的节度使们雄踞一方,又一次出现了汉末三国时期割据情况。在这些割据的藩镇之中,有一位人物的实力虽然不强,但身份却很特殊,他居然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裔。然而,此人的能力也好,品行也罢,却无法与先祖相提并论,甚至还是一位反复无常之人。那么,诸葛亮的这个后裔到底是谁呢?



一、归顺朝廷

此人名叫诸葛爽,是诸葛亮的十二世孙。诸葛爽是青州博昌人,他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唐朝末年了。最初的时候,诸葛爽在县里面担任役卒,可是后来他被县令打了一顿。诸葛爽一气之下,弃职而去,一度以乞讨为生。咸通九年(868年),桂州的戍兵在庞勋的率领下,发动了反抗唐朝的起义,并且攻占了徐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诸葛爽也加入了义军之中。

由于表现出色,诸葛爽很快成为义军中的一位小校。之后,庞勋遭到官军的镇压,诸葛爽眼见形势不妙,于是“率百余人与泗州守将阳群归国”。在投靠朝廷后,诸葛爽终于迎来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累授汝州防御使”。他还在参与征讨沙陀的战争中,担任副招讨使的职务,跻身唐朝高级将领的行列。



二、反复无常

没过多久,朝廷任命诸葛爽为振武节度使,可是原任节度使吴师泰拒不接受,朝廷只好改任诸葛爽为夏绥银节度使。此时,黄巢的义军已经逼近长安,唐朝朝廷下旨让诸葛爽“率代北行营兵马,赴难关中”。诸葛爽行至栎阳时,得到了“潼关不守,车驾出幸”的消息,他觉得唐朝已经完了,于是选择向黄巢投降。

之后,诸葛爽被黄巢任命为河阳节度使,然后率兵赶走了支持唐朝的河阳节度使罗元杲。让诸葛爽没有想到的是,黄巢很快就败亡了,于是他赶紧调转方向,再度向唐朝表示归顺。当时的唐朝在黄巢起义的打击下,已经名存实亡,没有能力追究诸葛爽的罪责,因此诸葛爽仍然担任河阳节度使,还进位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藩镇败亡

在割据之初,诸葛爽面临着强敌的威胁。882年八月,魏博节度使韩简攻打河阳,诸葛爽被打得大败,甚至丢掉了河阳。两个月后,诸葛爽出奇兵夺回了河阳,并且击败了魏博的军队。之后,诸葛爽在河阳的地位越来越稳固。884年,李克用提出借道,结果被诸葛爽拒绝。李克用没有办法,只好绕过河阳,改道河中。

885年,韩简被牙军所杀,“爽军由是大振”。如果能继续发展下去,诸葛爽雄踞一方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却在886年病死了。部下推举诸葛爽的儿子诸葛仲方为留后。然而这些部将们各怀心思,外部的敌对势力也是蠢蠢欲动。不久后,秦宗权部将孙儒攻打河阳,诸葛仲方无法抵抗,弃河阳逃往宣武。诸葛爽家族在河阳的统治至此终结。

参考资料:1.《旧唐书》;2.《新唐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