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刚接触文言文不久,在初中的时候就学到了《伤仲永》这篇文章。现在想来以成年人的视角,教材的编写者之所以把这篇文言文安排得那么靠前,急于让大家学习,无非就是想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再天才的孩子如果不正确地加以引导和培养,终究也会泯然众人矣,那是一种很可悲的结局。
学生时代我们并不是没有见过一些优秀的学生如何一步步走向堕落的,但说起其中原因,自恋绝对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女生作文《自画像》走红,老师没有勇气看完:0分,撕了重写!
年轻的好处就是大家有大把试错的机会,但是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以后上了大学,大家都会发现学习的进度就像时间一样不可逆转,压根不可能有可逆性。如果一堂重要的课错过了,那么老师不会为某一个学生重新补救一遍,而是只能课后自己去恶补了。
但一旦形成了一个空缺,那么成绩就会慢慢走下坡路,影响会越来越大。自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很严重的。老师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有一些孩子就是天生的作文奇才,比如有一篇作文叫做《代沟》。
老师给了他优+的成绩。笔者也觉得这篇作文构思非常巧妙,他用了一个很神奇的例子,来解释代沟,当你问妈妈新衣服有范吗?而妈妈却告诉你有啊,在锅里。
但是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学就发现了他的作文天赋而不加以培养,或者是父母一味的夸赞他,却不让他继续反思和进步,那么慢慢的他的灵气就会被消磨殆尽。这篇作文也很有意思,叫做《男女差别》。
男孩女孩从小一个可爱,一个调皮,因此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就说明这位同学他平日观察能力很强,对于老师对每一位同学的夸奖也许他都略有耳闻,都深深的记在心里,这就是所谓的灵气。
这种仔细的观察能力不保护起来的话就会浪费。笔者还看过一篇作文。一位初中的女生为自己画了自画像,这其实是作文中一个很常见的命题。但跟别人不一样的是她直接用画笔来表现自己的文采,老师表示压根就没有的勇气看到第二页直接打了0分,让她撕了重写。
这位女同学显然把自己想象的形象太美好了,严重失去了事实价值。所以这样的文章也不会得分。
如何保持一个学生的灵气,是学文科很重要的一方面
虽然说文科的发展前景大大不如理科,没有那么赚钱的工作可选,但是如果学生确实是这方面的天才,那么家长就得从小保护好他,首先就是尽早地开始启蒙工作。很多文科的天才从三四岁起基本上就能熟读很多古诗,甚至倒背如流。
但这也要看学生的兴趣,家长不能硬逼着,否则的话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就更加厌学了。其次就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家长要让学生意识到作文和写作其实是两码事,作文是命题性质的,它是要求学生循规蹈矩地去拿分。
但平日的写作却并不是这样,一些学生分不清这两点就导致把灵气用到了作文上,老师却给他们很低的分数,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怀疑、失望。
最后就是平日课外和课内都要有所涉猎,一些家长过于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受影响,一本课外书也不让看。只吸收课内知识是永远培养不出来真正全面的学生的,想增加文学素养,实现作文提分,多看书绝对有道理。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