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天阵风十级。但是风再大,似乎也大不过DeepSeek刮来的这股急旋风。

更叫人意想不到的是,狂风乍起,吹翻了此前爆火的代写寒假作业业务。



年前还在某书和某手上疯狂接单的“枪手”们,年后开始抱怨“失业”了。

DeepSeek一出来,就有孩子拿来赶作业了,甚至还把DeepSeek叫做“老天赏赐的春节礼物”。

你能想象吗?肯德基和麦当劳里,孩子们不再埋头补作业,而是熟练地给DeepSeek发号施令。

“帮我把《骆驼祥子》读后感润色到800字,要符合初一学生的口气。”屏幕上的文字便魔术般地浮现出来。

把数学作业投喂给DeepSeek,几十秒满屏的答案,解题思路和步骤严谨到让数学老师挑不出毛病。

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抽样调查显示,26%的生于Z世代的孩子承认使用过AI辅助完成作业。

作文、手抄报、数学题这三项作业,更是沦为AI“重灾区”。

有些家长从前愁作业写不完,如今愁作业写太快。

那些被AI“硬控”了的孩子,不知道又要让多少老母亲失眠了。


警惕用AI突击作业导致“脑腐”!

代写一时爽,考试火葬场。

家长再佛系,又有几个可以容忍孩子直接用 AI抄作业?

而且,早有教育人士指出,用AI突击作业的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可能会表现出显著的"知识碎片化"的特征。

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精进的过程,每一次作业又都是一次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好机会。

如果孩子习惯了代写和依赖 AI,就会错过形成完整认知和思维体系的机会,甚至可能导致思维短路。

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Brain rot",也就是“脑腐”——

  • 知识联结断裂:无法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 思维耐力退化:持续思考超15分钟即产生倦怠

  • 问题意识缺失:面对开放性问题习惯性等待答案输入


警惕过度依赖AI的警报已经拉响。然而,一棒子打死AI如同因噎废食,关键还是要看如何用好AI这把双刃剑

用它一键完成作业,它就是阻力,是洪水猛兽;用它协助完成部分工作,它就是助力,是披荆斩棘的利刃。

有一说一,一系列AI 工具的出现,确实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甚至有人把2025称为“智能体元年”,认为AI正在重塑学习场景。

可以预见,拥抱AI已是大势所趋,AI素养更是孩子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标配之一。

记得去年底,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里,明确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


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AI时代,教育部指明了大方向,学校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作业布置方面。

据了解,北京多所中小学也在寒假首次布置了AI创意作业,引导学生把AI当做作业的“帮手”。

比如,十八中附属实验小学在布置的绘画作业中特别提到,高年级可以使用AI绘画,但是还需要附上一份使用AI绘图的感受和思考。

再比如,黑芝麻胡同小学让孩子们借助AI为春节创作一副包含着家人名字和吉祥话的个性春联。

还有北师大实验丰台学校,面向科技社团的学生征集关于“星际筑梦科考纪”的AI插画、海报或者AI视频。

除了学校布置的AI作业,咱们家长晚上也可以去翻翻孩子的作业,有什么是必须独立完成的,又有什么是可以让AI辅助完成的。

比如,没有任何艺术细胞的孩子,可以先用AI生成手抄报框架,再自己调整配色、添加手绘细节。

再比如,数学应用题做不出来,可以向AI求教解题思路,末了还可以让大模型出一道变式题目,当场完成知识的巩固复习。

进入到AI时代,家长真的别再纠结孩子今天做了多少的寒假作业了。

比没完成寒假作业更可怕的,其实是家长和孩子被完不成作业的焦虑牵着鼻子走!

千万别把写作业弄得跟渡劫似的。

寒假作业的意义,除了保持手感、避免遗忘,更在于提升能力。

家长与其过度焦虑作业的结果,倒不如着重关注书写过程,比如写作业的时候是七扭八歪还是持续专注,碰到难题是直接放弃,还是独立思考后再求助AI。

进一步讲,检查寒假作业时,家长要看卷面书写,更要关注涂改痕迹、解题草稿;家长要看完成度,更要看作业本上的思维痕迹;家长要看正确率,更要关注孩子是否拥有向AI提问的技巧,是否具备与AI共舞的本事。

再次强调,AI辅助写作业,用错是枷锁,用对是利器。

特别是用好AI工具的及时反馈、复盘纠偏和针对性指导等一系列的便利功能,孩子的学习能力慢慢就会实现本质上的提升。

说到底,家长一方面要引导孩子远离“脑腐”,不让AI代替孩子思考;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创造性地使用AI,通过海量的信息拓宽知识面,借助清晰的解题步骤深化理解,学会借助工具提升思考的宽度和深度。

只有主动拥抱AI,未来才不会被AI淘汰,成为AI之上的人。

比补寒假作业更重要的是这件事!

当AI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做奥数解积分的时候,它会让完成作业这件事变得更简单。

然而,想要轻松拿捏AI,必须先要学会提问。

如果直接把题目摔给AI,它只会根据算法给出一个普适性的答案,那个未必是你想要的东西,还需要不断提问、追问,批判性地与AI不断磨合碰撞。

但是问题来了!身边不少孩子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没有问题”。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我们的教育正在培养一群“优秀的绵羊”:聪明勤奋,却又盲目顺从。他们具备渊博的知识,却只会答题,不会提问。

一位资深老师也吐槽说,“我教了坟墓一样的班级。” 无声无息的班级,别说提问了,连说句话的学生都没有。

孩子不喜欢提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内向、慢热,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思维惰性,暴露出在思考能力方面的欠缺。

孩子可以没有答案,但是不能没有问题。因为提问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和方式。

一个知识弄不懂,可以提很多的问题。就算找不到答案,至少可以形成思考的脉络。比如——

  •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干什么?

  • 这个定理有什么应用场景?

  • 这个事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这条举措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提出问题是倒逼思考的好办法。

多一句为什么,就多一次思考。

只懂答题,不懂提问的孩子,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如何让“问题孩子”成为“有问题”的孩子?


当考试命题越来越反套路、反刷题时,学会问why(为什么),变得比知道 what(是什么)更加重要!

据说,犹太家庭培养出那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常常和孩子玩“为什么游戏”。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拉比回忆说,“我的母亲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培养我成为了科学家,那就是每天都要追问我‘今天提出好问题了吗’”。

从小在提问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思考、有讨论,有辨真伪,还有自己的判断,自然慢慢就会形成立足未来不可或缺的思辨力和创新力。

具体来说,要怎么培养一个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家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每天天马行空地至少提3个问题。

“如果恐龙没灭绝,人类还能发明WiFi吗?”
“斑马线为什么是黑白条纹?”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会说话,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就算有些问题听上去很无厘头,但当提问这件事被鼓励、被赞许,孩子不仅会慢慢地爱上提问,还可以锻炼思维肌肉。

课堂上,孩子可以多问一句“如果……会怎么样?”比如——

  • 如果方程中的未知数系数变为负数,解会如何变化?

  • 如果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解的情况会有什么不同?

  • 如果果汁中糖和水的比例从1:4变成1:5,甜度会怎么变?


做实验时,多问一句“XX会不会影响XX?”比如——

  • 变量X如何影响Y?

  • 玻璃的厚度会不会影响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呢?

  • 极端天气下,蚂蚁的通讯方式和效率会不会受到影响?


放学后,可以开启“每日三问”模式——

  • 复盘反思:今天最含糊的知识点是什么,哪里没跟上?

  • 联系生活:课上才学的惯性定律,在生活中有什么例子?

  • 发散思维:如果这段历史发生在现在,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走向?


发现错题后,也要有意识、有逻辑地启动提问模式:

  • 具体是哪一步出错?

  • 这道题基础、中档还是难题?

  • 计算熟练度还是做题的技巧?

  • 是否需要规范做题步骤和表述方式?

  • 出错的模块是不是失分重灾区?


二次改错时,还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追问:

  •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有了AI大模型后,以上这五个问题,完全可以求助AI,让解决方案更加清晰全面。

此外,还可以借助AI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用AI诊断学情、查漏补缺,并生成专属的习题库。






向下滑动查看

以上内容由DeepSeek回答生成

当然了,对于缺乏自控力的孩子,家长最好像管理游戏时间一样,规定孩子每日AI使用的时长和场景。


AI时代,会提问比会答题更接近教育的本质。

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既可以从日常生活的十万个为什么开始,也可以从向AI发起灵魂追问开始。

家长只需记住一点就行:有问题的孩子不是“问题孩子”,而是未来世界的“解题者”。

哪怕孩子现在的表现普普通通,会提问、善思考也可以成为“杀手锏”,足以给孩子的未来托底。

而从"会回答"转向"会提问",也是DeepSeek送给每个孩子最棒的开学礼物。

作者|京教君

来源|部分内容来自新京报、蓝橡树等,由京城教育圈进行整理及补充


今日推荐视频


欢迎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

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

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

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

重要的话说三遍!

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

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

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

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