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经营不善
“卷款跑路”怎么办?
消费者办卡后运动场馆
“说关就关”怎么破?
今年新春,不少人在安排新一年强身健体的消费项目时,对商户或场馆“卷款跑路”“退费难”等健身行业“老大难”问题的担忧始终相伴。
长宁区公证处曾于去年6月推出全国首个健身行业“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针对预付费痛点实现“先消费后结算”。记者2月5日从长宁区获悉,该平台上线近8个月来已接入12家商户,监督预付合同300余份,通过跨部门联合监管,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努力推动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破题“想买不敢买”困境
公证提存,即消费者所支付的预付资金由公证机构监管,商家提供约定服务后,再以月结的方式划付给商家,最大程度保障预付资金的安全。在此过程中,消费者通过预付费公证监管平台,可在线完成电子签约、付费公证提存、履约关键环节区块链存证,主管机关可通过平台实时进行线上监督、在线调解仲裁,让监管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瞄准健身行业细分领域开展公证提存业务,长宁区其实酝酿已久。长宁区体育局副局长蔡伟奇告诉记者,会员卡、私教课程等预付费项目缺乏资金保障,是健身行业常年存在的痛点,也导致了消费者信心的削减。“但健身市场的消费需求始终存在,这就引发了消费者‘想买但不敢买’的行业困境。”
政策的放开为建立“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创造了契机。去年3月发布的《2024年上海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要点》提出,对美容美发、运动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加强风险监管,探索引入公证提存等方式加强预付资金监管。
“我们需要一个市场化运作、消费者和企业自主选择且广泛适用的平台,来探索健身行业行政监管模式的创新。”长宁公证处主任李逊敏说。
“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恰好补齐了这一监管需求。其核心是“一开始钱不进商家口袋”,而是由公证提存账户保管。一旦商家未履行服务内容,资金就原路返还给消费者。对商家来说,预付款项无论是“年卡”还是“次卡”,公证提存平台均“月结”给商户,保障商家已服务的内容得到相应的收益。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7月正式落地启用后,长宁区每月都根据消费者和商家的反馈,对该平台进行优化更新。
向教培和养老领域延伸
今年1月,8家来自健身、游泳、滑板、攀岩等领域运营状况较为良好的商户与长宁区公证处签约,入驻“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消费者打开该平台微信小程序,即可购买上述入驻场馆的次卡、年卡等产品。据悉,首批入驻的圣约翰游泳馆已经将所有预付费项目全额在该平台运营,资金规模达数十万元。
“春节期间新签约的会员,预付的课时费都纳入了‘公证提存’平台,消费者说很放心,同时觉得很新鲜,这就需要商户前期做好充分的介绍和沟通。”极限运动品牌“滑板公元”创始人张杰介绍,企业很重视运营的合规性,在与美团、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的预付资金监管项目进行比较后,选择加入长宁区“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
“政府的公信力对商户来说是很重要的依托,加入这类平台对企业的现金流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也很看重公平、公开的平台运营政策。”张杰告诉记者,目前滑板公元在上海开设了8个点位,有2000余名会员,每位会员首次预付款项通常在4000-7000元,即10-20节课程,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介绍公证提存平台时,消费者最关心的大多是“钱去了哪里”“如何退费”“退费如何操作”等问题。
“如同极限运动市场正在培育一样,消费者对公证提存平台的认知也要通过市场慢慢培养。”张杰说。
李逊敏介绍,消费者如需退还预付款项,在公证提存平台提交申请后,纠纷处理机制便会启动,采用“调解+仲裁”的线上裁决方式,根据处理结果直接划拨资金,全程无须实体介入,有效解决了“该不该退、退多少、何时退、退款慢”等难题。此外,依托金融级行业云平台的安全防护体系,该平台正持续优化“区块链存证”“资金公证处专户留存”等核心应用,加快研发智能监管和商户风险的AI报警功能。
对企业来说,“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切实有效的运营,为行业和市场提供了尤为宝贵的信心。记者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近年来,由于健身、教培等领域均出现了企业“卷款跑路”的现象,消费者对同类企业和产品的可靠性多少产生了一些担忧。而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的监管模式,不仅能有效为商家增信,更能吸引一批对预付费仍持观望态度的潜在消费者,让大家打消疑虑。
据悉,今年长宁区将在健身等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公证提存”预付费监管模式向教培、养老等领域扩展,实现平台好用、商家爱用、消费者受用。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舒抒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佳思敏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