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集采药引发热议的背后,实际上饱受诟病的医疗体系积弊和十分严重的医疗腐败问题。
这两年,落马最多的地方部门一把手就来自医保系统,什么海南的、广西的、贵州的抢着落马,去年底竟然还有一位直接跳楼死掉了。
至于那个负责灵魂砍价的集采专家组长章明,也进去了。
什么问题?权力太大了。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量,指甲缝里稍微漏一点都够几辈子吃的喝的。
而医保系统腐败,又是整个医疗系统腐败的典型代表和集中体现。
医疗系统到底有多腐败?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于1月17日晚播出《纵深推进—贵州正风肃纪反腐》第二集《聚焦重点领域》专题片,披露了贵州医疗系统一批自身搞腐败,又带坏行业风气的医药领域“一把手”贪腐细节。
其中,贵州省医保局原局长宋宇峰在2012年至2023年间涉嫌非法收受贿赂2600余万元,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原院长王小林涉案金额1.56亿,贵州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梁贵友涉嫌非法收受贿赂2100余万元,原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毕路佳受贿金额1700多万元,四人涉贪金额约2.2亿元。
要知道,这还是发展长期滞后、经济并不好的贵州。
根据官方晒出的2024医药反腐“成绩单”:2024年共处分了4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634人,其中留置处级以上干部675人。
据中新健康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有至少350名医药卫生系统 “关键少数” 被查。从落马官员曾就职单位来看,既涉及一线城市大三甲医院,也覆盖诸多县级医院。
被查人员中,在地方医疗系统担任要职的官员占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超30人为厅级干部。
而谈到目前受到广泛争议的仿制药问题,实际上可追溯到郑筱萸主政国家食药监局时期,当时每年批准上万种新药,其中大量就是“换汤不换药”的仿制药。
某药企负责人曾坦言:“那时只要交足‘加快费’,三天就能拿到批文。”这种审批放水直接导致我国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为后来的“无效药”泛滥埋下祸根。
2007年7月10日,被认定受贿649万元的郑筱萸被执行死刑,从而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位被处决的部级官员。
郑筱萸案发时,正值中国医药监管体系初创阶段。其通过“地标升国标”政策漏洞,将药品审批权变现为个人提款机,直接导致全国17万个药品批准文号中15万个存在造假。时任审判长特别强调:“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据闻,在生命之火熄灭的前夜,郑筱萸写下了《悔恨的遗书》。
他说,我即使是天天做梦,也梦不到我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在新中国,因犯玩忽职守罪而获死刑的部级高官我是第一人。因渎职罪而获死刑的也有,就是重庆“彩虹桥垮塌事件”中的一名县长,但县长属基层官员,和部级官员还没法比。所以,当一审判处我死刑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不是一般的震惊!我是部级官员呀,我没有直接杀过人呀!我的第二反应是不服!我认为量刑过重。
但经过痛苦的反思,郑筱萸终于有所悔悟。他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舆论却是一片的叫好声,大家咬牙切齿地鼓掌欢呼。我为什么会激起这么大的民愤?原来是我这个部门太重要了,我这个岗位太重要了,我手中的权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虽然没有亲手杀人,但由于我的玩忽职守,由于我的行政不作为,使假药盛行,酿成了一起又一起惨案。
这个账我是应该认的。我今天能死,主要是因为我这个岗位的责任太大,如果我在其他的局级或部级岗位上,即使是受贿的额度再大点,也不至于掉脑袋。
最后,郑筱萸哀叹,明天我就要“上路”了,就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我现在最害怕的是,我将如何面对那些被我害死的冤魂?我祈求他们能够原谅我、饶恕我,我这不已经遭报应了吗?
从2007到2023年,医疗腐败年均增长率达23.6%,但死刑适用率下降92%。
这种剪刀差背后,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取消13项经济犯罪死刑的法律调整,更是腐败形态从"权力寻租"向"系统渗透"的质变。当腐败从个人行为演变为产业链运作,单纯的死刑威慑已难以撼动既得利益集团。
18年后的今天,当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王茂生涉嫌收受2亿回扣的案情被中纪委反腐专题片曝光,公众不禁发问:为何涉案金额激增数十倍的案件,反而不再适用极刑?
据专题片披露,茂名市纪监委对医院有业务往来的数百家供应商排查后发现,王茂生利用职权,为多家供应商在药品、耗材、医疗器械采购及工程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从而源源不断地收受好处。
从CT机到心脏支架,该院每台设备的采购价都虚高30%—50%。而这些“溢价”通过层层分包、关联交易等手段洗白,最终转化为院长、科室主任、采购人员的私人账户存款。前前后后,王茂生收受回扣总额竟高达2亿余元!
这么多的现金,怎么藏呢?王茂生还动了番脑筋,找一关系户出资,在当地买了一套房,装修时,在阳台专门设计一个隐蔽夹层,用来藏收受的钱款,外边再用柜子遮挡。
好家伙,2亿多元呀,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50万买一辆豪车的话,这些钱,可以买400辆这样的豪车呢!
拿这么多钱作甚呢?我们这些局外人,真的难以理解!同时也非常震惊,一个小小县级市的医院院长,回扣竟然可以拿到2亿多元!
这2亿元的背后,是多少病患家庭的痛苦、不幸、灾难呀!
这个王茂生,因为医术高明,还有“王一刀”之称,可良心已彻底坏掉的他,却刀刀砍向无辜病人,把饱受病魔欺凌的患者,推向更加痛苦的深渊,真是罪不容赦、死有余辜呀!
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来说,有些职业、岗位是万万不能“玩忽职守”的,比如军人,玩忽职守极易使国门洞开;比如警察,玩忽职守极易使社会陷入混乱;比如医生,玩忽职守极易使病人面临灭顶之灾……
而郑筱萸正处在一个万万不能“玩忽职守”的极端重要的岗位上,他可是国家食品药品最高监管部门的掌门人呀,他的一举一动,关涉亿兆国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稍一疏忽,就会使假药肆虐华夏,荼毒生灵!正如审判长所言:“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呀!
明•裴一中《言医•序》曰:“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
“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说得太有道理了!
作为医生,只有拥有一颗佛心、善心,才能成为一个普度众生的称职的医者。
而从宽泛意义上讲,制药之人也是医者,而且是更重要的医者。那么,肩负医药监管之责的人呢,则是更更重要的医者,必须是大德大善之人才行,因为他们手中,握着一国之民的生命安危啊!
因此,对于医疗领域的腐败分子,有必要继续实现重典主义,该杀的,必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