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版”春节不仅将国人的过年热情推向高潮,还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华感受年味儿。数据显示,今年到中国过春节的外国游客较去年增长150%,创下历史新高。


▲在加拿大“石油城”卡尔加里,一场“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春节庆祝活动在该市规模最大的商场钦诺克(Chinook)购物中心登场。(图片来自中新网)

外国人过春节的打开方式是什么?除了直奔大城市完成逛灯会、品美食、写福字、看舞狮等“新手村任务”,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国人涌入中国的宝藏小镇,探寻“小城故事多”。有数据显示,今年有五十余个中国乡镇第一次在春节期间收到外国人的订单。在云南大理做饵块花、扎染福袋,在周庄古镇迎财神、打连厢……从城到村、由南到北,感受的是地道的非遗民俗,解锁的则是传统中国年的文化魅力。正如有外国游客感慨的,“看到了最真实、最有魅力的中国文化,也就慢慢懂得了春节对于中国人的特殊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街头巷尾“长满”外国人,这自然离不开持续加码的免签政策,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华文化天然的向心力。早在春节申遗成功前,春节民俗就已然跨越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纵使身处不同国度,海外唐人街每逢过年都会张灯结彩、点亮“中国红”,全球社交媒体上也透出一股浓浓的年味儿。

中国年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中蕴含着的包容万物、期盼团圆、崇尚和谐的价值观念,本身就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追求。见面互道一声“过年好”,网络相遇共祝“恭喜发财”,尽管彼此语言不通、文化有别,却能实实在在拉近心的距离。

透过春节之窗,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美好的中国。而春节背后的哲学意涵,也给当今世界很多启示。从人与家庭的“和气致祥”,到人与自然的“和实生物”,再到人与世界的“和合共生”,一个“和”字足以概括出春节文化的全部精髓。无论什么时代,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同舟共济、团结协作、交流互鉴才是世界前行的唯一出路。期待这样的中国智慧,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这也是中国给世界献上的一份新春礼物。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古老的春节正连接起人们期盼的“天涯共此时”。共同守护好这份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愿中国年为世界带来更多团结与激励。(完)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邱凌

点个“推荐”不失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