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贺云龙

继2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6日上午,临沂市召开重点项目现场推进暨首季“开门红”动员会议,总投资达1200亿元的203个重点项目开工。

在开工伊始吹响“集结号”,催人奋进的紧迫感不言而喻。临沂这场“新春第一会”,既是迅速进入状态的收心会,也是抓项目、拼经济的动员会,更是抢开局、夺首胜的誓师会。当全国各地在拼经济、抢开局、促发展的主题里起笔,临沂又该如何描绘发展新图景?


“新”打头阵

稳住优势产业发力新赛道

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农历正月初九的临沂现代物流城内,逾千辆大货车来来往往。事关临沂发展动向的“新春第一会”主会场,就设立在这火热场景不远处。

近年来,素有“物流之都”美誉的临沂,推动物流行业与产业集群相融合,实现了物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现代物流城以“一年成形成势成城”的气魄,高擎向现代物流迈进旗帜。主会场所在地,正是现代物流城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到年底,这里将建起15个线下仓储,以及“中国大集”数字商贸综合服务平台、临沂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沂链通”票据平台。

纤细的网线,把主会场与14个分会场联结。203个开工项目中,既有稳住临沂优势产业“四梁八柱”的新型工业化项目,也有突出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的新质生产力。

其中,位于沂南县的智能软家居产业中心项目,将建立智能生产线16条,购置智能设备380台,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智能软家居用品800万件、时尚宠物用品200万件。

如何下好这盘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先手棋”,临沂给出了“教育科技人才贯通、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着眼未来的长期战略支点,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最大增量的答案。

在“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浓厚氛围里,临沂坚持本土企业与对外招商同等重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同等重要、产业投资与民生投资同等重要、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同等重要,滚动生成、一体推进,产业升级的脉络清晰可见。

“改”做牵引

用改革溯源破除发展瓶颈

新春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释放出鲜明信号:新一年,山东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

改革创新被“置顶”成为全省新一年工作主旋律的背景下,于2月5日下午召开的临沂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对标对表,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改革措施,为全市发展注入动力。

在6日的“新春第一会”上,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宝亮强调“要改革溯源破瓶颈”。具体做法之一就是围绕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标志性产业链细分赛道、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商城国际化、城乡融合、国资国企、财金联动、财源建设等领域改革,创新办法、迭代打法,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变“事事找惯例”为“大胆创先例”,塑造临沂发展新优势。

在亲商惠企领域,临沂市将坚持一切工作到企业,用好领导帮包、助企服务、纪企直通、企业评部门等机制,重点抓好审批服务至简至快、涉企执法规范透明、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资源要素保障到位等4件事。并提出了推动办理时限、材料、流程压减50%以上;力争检查频次压减20%以上;推出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23条政策清单等多项指标要求。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临沂市明确要以改革为牵引,以有解为导向,从治本角度出发,抓对工作有实际触动的改革、抓解决现实问题的改革、抓真正有品牌的改革,为开局打好基础、蓄积能量。

“拼”来带动

力求以实干出实绩见实效

203个项目,从开工的“1”到达产的“100”,还有99步路要走。为走好这段路,临沂市提出在项目统筹上“十指弹钢琴”,服务保障上“全生命周期”,督查评价上“见人又见事”。

过去的一年,临沂市清醒地认识到,该市的经济体量与区域中心城市定位还有一定差距;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2月5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临沂市日均工业用电量仅恢复到1月份的53.6%。

203个项目之外,是更广阔的竞赛场。

在年前召开的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张宝亮曾表示,当前,临沂正处于厚积薄发、大有可为的关键期,必须把拼经济、促发展作为主旋律,争分夺秒、时不我待,说到做到、落地见效,全力拼出发展加速度,干出工作新精彩,推动沂蒙老区发展得越来越好。

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好、开门红,临沂市势必要铆足劲拼。关于“拼”,张宝亮在“新春第一会”讲话中指出要“克服困难、敢于攻坚,头拱地、向前冲,全力以赴拼投资、拼工业、拼消费、拼外贸,努力到没有遗憾、拼搏到毫无保留。”

“拼”是为了“实”,临沂市提出了“三亮、四重、五比”的重点。44个市直部门单位和14户市属国企,年初亮目标、年中亮进展、年末亮结果;各个领域抓“四重”,对重大会议活动、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明确责任。17位市领导、38个部门、15个县区要抓紧抓实162项重点任务;全市面上抓“五比”,县区比贡献、部门比服务、镇街比实绩、企业比发展、干部比担当。

主会场近侧的现代物流城内,每天十余万吨的货物,在逾千辆大货车的车轮转动间,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再从这里奔赴天南海北。正如这场“新春第一会”,凝聚起源源不断的拼劲。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