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其乐农农工作室】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2021年过渡期以来,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轮持续组织选派50多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接续为发展中的村庄和乡亲们带来先进理念、资金项目、技术服务,为乡亲们排忧解难。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驻村干部们有啥新计划,准备开展哪些新工作?新春伊始,我们的记者走访4位驻村第一书记,看看他们在忙些啥,听他们唠唠新年打算。
▼点击查看视频
贵州省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定雍
努力开辟更多劳务岗位
“山前是山、山后是山”,水井村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高山上,过去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黔中小山村。蔡定雍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派驻到水井村的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村里,我发现高山茶和莲藕产业已经有了基础,那我就接着前任干,在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这两年,村里开发出了莲子芋泥羹、莲子陈皮红豆沙等新产品,还依靠荷塘、茶园搞起乡村旅游。2024年,全村生产藕粉3万多斤,全链条销售收入900余万元,带动务工就业800余人次,累计向脱贫户分红50万元。
▲“黔货进央企”农特产品巡回展销会上,贵州普定县化处镇水井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定雍(左三)帮村民推介产品。胡勇摄
目前,水井村在藕粉基础上推出的几样甜品,主要通过粤黔协作机制,由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的一家食品企业代加工。代加工产品品质稳定,但藕粉作为原料外运也有成本,蔡定雍一直在琢磨解决办法。年初,他去了趟广州,跟厂方商量,在村里建一条小型生产线。蔡定雍说,在政府部门支持下,今年将协调东西部协作、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等资金,把一部分甜品加工落在村内,开辟更多务工岗位。
“一个村资源有限,现在普定县派驻各村的帮扶干部之间实行‘抱团帮扶、共解难题’。”蔡定雍说,2024年发挥中航工业“第一书记服务团”作用,水井村跟煤冲村结成“拍档”,选用各自主打的藕粉和生态蛋,共同开发藕粉蜂蜜月饼。“今年要继续加强‘团队作战’,整合资源,释放发展潜力。”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台基营村驻村第一书记韩晓燕
确保脱贫家庭稳定增收
今年春节,台基营村很热闹。村里,大爷大妈扭起喜庆秧歌,年轻人则成为知识竞赛的主角。这样的青年知识竞赛已经是第二届了,“趁着过年大家都返乡,人头最齐整,搞点活动大家热闹热闹、拉拉家常,既能把人心聚聚,也能把村里要干的事跟大家唠唠。”韩晓燕说。
定期入户访民情,结对帮扶解民忧,韩晓燕脚步不停。在台基营村,她跑出一份“大数据”——145户常住户,每家一本年收入监测台账,韩晓燕定期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研判,确保防返贫监测“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春节期间,她带领村委会成员分成若干小组,挨家挨户细致排查,重点了解每户家庭的收入变化及生活困难等情况。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台基营村,驻村第一书记韩晓燕(右一)为脱贫监测户发放明白卡,讲解帮扶政策。武利国摄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更加精准、高效的工作方式做好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每一个脱贫家庭都能稳步增加收入。同时,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和美乡村的温暖与力量。”说起新年打算,韩晓燕信心十足。
海南三亚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春雷
让乡亲种出更好的果菜
肖春雷的派驻单位是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2021年他来到那受村时,发现村民多以种植冬季瓜菜、芒果、槟榔为主。驻村期间,肖春雷不只引进紫色释迦、纳寿彩虹西瓜、羊角蜜等新品种,还引进了南繁瓜菜嫁接育苗技术,提高瓜菜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
“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是授人以鱼,关键还要授人以渔,提高农民农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肖春雷创建“田间课堂”党建品牌,组织党员现场讲授当季适用的农业知识和技术,3年来组织的各项专业技能培训共1370人次参与。如今,那受村的村民都很欢迎新品种、新技术,种植选择不断丰富,经济效益不断显现。2021年到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4.6万元增长到244万元,脱贫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68元增长到29184元。
▲海南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春雷(右)指导农户种植黄瓜。苏永辉摄
谈及新一年的工作重点,肖春雷笑着道:“继续做好农民培训,增长他们自主发展产业的能力,再把现有的产业往纵深做,持续做品种改良、种植精细化管理,同时拓展市场、打造品牌。要做好三产融合,村里的‘榴莲主题共享农庄’‘那受·里乡野会客厅’‘南塔艺谷’等乡村旅游项目都在逐步推进……”看着满满的工作计划表,肖春雷说:“总之要把产业更好地留在村里,把产业收益更多地留给村民。”
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东门村驻村第一书记贾盛
把更多科技资源引进村
贾盛来自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3年11月被选派到东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把大学里丰富的科技、专家资源引入村里,会给乡村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教育帮扶扶出特色。踏入毕业季,贾盛利用所长帮助村里的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和志愿填报辅导。“近年来,南开大学通过捐建‘鲁班工坊’‘南开书屋’,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建立帮扶机制等方式有力支持了庄浪县的教育发展。”贾盛说,“能为当地的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我们感到很自豪。”
文化兴村增活力。东门村文化广场的主题墙绘更新修缮后,乡村风貌焕然一新。为做大村里的苹果产业,贾盛引入南开大学文学院团队,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拍摄专题片《我在庄浪种苹果》,提升“庄浪苹果”品牌价值;精心开发“定制苹果”,拓宽苹果的市场销路。
▲甘肃庄浪县韩店镇电商运营示范中心内,东门村驻村第一书记贾盛在直播带货。王照乾 李姝婷摄影报道
“美丽乡村充满希望,也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对村里的部分排水渠和道路进行修缮,改善人居环境。”贾盛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东门村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更好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把乡村全面振兴的‘多彩画卷’描绘得更加壮丽。”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年2月7日18版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其乐农农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