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7点半左右,
上海市气象局确认,
冷空气已到达上海,
风势强劲!
受大风影响,
7时30分起,
三岛客运全线停航;
崇明公交申崇七线、横长线停运。
随后,
全市转北风
降温自北向南开启!
目前,上海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仍在挂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
寒潮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2月7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7日08时至8日20时:
- 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等地过程降温6~8℃,其中,黄淮南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0℃以上;
- 南方大部地区降温4~6℃,其中,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8~10℃,江南中东部局部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
这波寒潮简直是鼓风机
华北黄淮多地出现了
今冬最强大风天气
今日上海西北风6级阵风7-8级
沿江沿海地区7级阵风8-9级
大风凛冽中
有网友表示:能起飞!
你感受到这波
蛇年首场寒潮的威力了吗?!
上海此次冷空气过程
以大风降温为主
强冷空气今天早晨开始影响上海,受其影响,气温明显下降,风力增大。今天最高气温仅3℃,最低气温零下2℃,有薄冰,郊区零下4℃到零下3℃,有冰冻。风寒效应显著,大家务必注意防风,穿暖穿厚些!
此次冷空气过程以大风降温为主,降水较弱。今天多云到阴,东部沿海地区有短时小雪或小雨夹雪,下午转晴到多云。降水微弱,出现道路、桥梁结冰的风险较低。
那么接下来几天
上海天气情况如何?
扎心的是,周末(8-9日)气温仍较低,预计最高气温只有2~4℃。市区最低气温零下4℃~零下3℃,有冰冻;郊区最低气温零下8℃~零下5℃,有严重冰冻。
注意!明天(8日)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将创入冬以来新低,8日夜间风力将会逐步减弱,恰逢上班日,大家出行防寒保暖一定要做足。
冷空气影响过后,11-12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上海多阴雨天气。气温方面逐渐摆脱寒冷,恢复到常年平均水平。
为什么医生说这件事
再怎么反复强调都不为过?
上海进入“速冻”模式后,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又一次进入高发期。
记者从沪上数家医院了解到,近期抢救的心梗病人数均有所增加。专家提醒,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急,可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寒潮来袭,心梗患者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必要的防护——这再怎么反复强调也不为过。
“冬季多发、上午多发”
年近七旬的顾大爷午饭后走出家门,刺骨的寒风吹来后,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烈疼痛,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在路人的帮助下,张大爷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岳阳医院胸痛中心。
无独有偶,27岁的小俞下班后到球场打球,脱去冬装出了一身汗,再被寒风一吹,胸口剧痛,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就近到岳阳医院就诊。得益于及时救治,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顾大爷和小俞最终都有惊无险地脱离了生命危险。
岳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樊民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冬季多发”“上午多发”的发病规律。
“天气寒冷容易引起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液黏度增高易形成动脉血栓,堵塞冠状动脉,造成心肌梗死。”他解释,上午时分,引起血管紧张性增高的物质增多,使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量降低;这些物质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一面是心肌需氧增加,一面供氧减少,造成心肌梗死可能性就大些。
出现这些症状切莫大意
“在日常生活中,有几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不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急性而剧烈的疼痛。”樊民提醒广大市民,遇到这些情况时,切莫掉以轻心,务必排查心源性原因,以免误诊漏诊耽误病情——
一是消化道症状。有约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胀气、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主要是因为心脏病变刺激迷走神经,或病变在心脏下壁,引起胃肠道反应所致。易被误诊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
二是呼吸道症状。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只感觉胸闷、憋气,或自认为气不够用,主要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血量下降,造成肺部淤血,易被误诊为肺或气管疾患。
三是神经精神症状。有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表现为突然言语不清、一侧肢体瘫痪、意识不清、抽搐,主要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尤其是原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更易发生脑循环障碍。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在医院外突然发作,家属或身边人员务必分秒必争,呼叫120急送医院。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松解患者领口,室内保持安静和空气流通,不可搀扶病人走动或乱加搬动以免加重病情。有条件可立即吸氧。”樊民表示,如病人发生休克,应把病人头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暂不给吃食物、少饮水,注意保暖。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综合@上海市天气、上海天气发布、中央气象台、央视新闻、新闻坊、网友评论等
视频制作:司徒若辰
编辑:龚紫珺
编审:何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