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胞免疫疗法问世,足以控制晚期癌症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甚至让很多生命即将终结的晚期癌症患者奇迹重生!

癌症疫苗是一种主动免疫疗法,是肿瘤免疫疗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或恢复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防止癌症发展或杀灭现有的肿瘤 。癌症疫苗主要包括细胞疫苗、DNA 疫苗、mRNA 疫苗、多肽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纳米疫苗等,已经在恶性黑色素瘤、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实体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正值2025年2月,众多癌症疫苗的发展势头迅猛,备受广大癌友们期待和关注。今天无癌家园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下2025年备受万众瞩目的12款癌症疫苗,以供大家参考。

mRNA-4157-P201疫苗试验3年数据更新,有望2025年上市!

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个体化新抗原疗法mRNA-4157(V940)联合Keytruda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 治疗已切除黑色素瘤:mRNA-4157-P201(KEYNOTE-942)试验的3年更新数据,其惊艳的研究数据使之有望成为首款上市的mRNA肿瘤疫苗最早或将于2025年问世!

数据截止至2023年11月3日,在KEYNOTE-942研究中,数据显示,联合研发的基于患者肿瘤DNA的个体化治疗mRNA-4157/V940疫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将高危III/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降低62%。与单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也得到了有临床意义的持续改善。

早在2024年AACR和ASCO已报道了此试验的初步数据,当时的报告中,中位随访时间约为2年,mRNA-4157和Keytruda联用可将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4%,将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降低65%。

mRNA-4157(V94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2.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4.8%,而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的2.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5.6%。联合治疗组和单药组的2.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96.0%和90.2%。

相较于单药组,联合治疗组在多个亚组人群中的RFS获益也得以维持,包括高肿瘤突变负荷(TMB),非高TMB,PD-L1阳性,PD-L1阴性和ctDNA阴性亚组。

总之,患者对mRNA-4157的耐受性良好,mRNA-4157+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与先前分析一致,没有增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再战告捷!BioNTech肿瘤疫苗联合PD-1单抗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2024年7月30日,BioNTech公布其进行中mRNA癌症疫苗BNT111的2期临床试验积极顶线数据。这次所公布的BNT111-01试验共纳入184例患者,接受为期最多24个月的治疗。分析显示,试验达成主要终点,BNT111与PD-1抑制剂Libtayo(cemiplimab)联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无法切除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缓解率(ORR)。公司预定继续进行试验,以进一步评估尚未成熟的次要终点。



图源来自BioNTech官网

此前,2021 年,BNT111 与 cemiplimab 联合使用获得FDA快速通道认定,用于治疗抗 PD-1 难治/复发、不可切除的 III 期或 IV 期黑色素瘤。同年,FDA 授予 BNT111 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 IIB 期至 IV 期黑色素瘤,旨在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肿瘤抗原mRNA疫苗通过激活对特定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细胞来杀伤表达这些抗原的肿瘤细胞。而PD-1抗体等免疫检验点属于非特异性的接触免疫逃逸,能够重新调动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两者在机制上具有互补的效应,联合治疗这种1+1>2的想法在此得到印证,抗癌就像打群架,一个人干不过就多找几个帮手。

BioNTech开发的BNT111疫苗是一种mRNA癌症疫苗,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输入患者体内,可编码四种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即酪氨酸酶、NY-ESO-1(纽约食管鳞状细胞癌1)、MAGE-A3(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TPTE(张力蛋白同源跨膜磷酸酶)。

在1期临床试验中共纳入了56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接受BNT111单独治疗,另26例患者接受BNT111与PD-1单抗的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有完全缓解6例,病情稳定2例,疾病进展9例,优于BNT111单药组(25例可评估患者中有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14例)。此外,数据显示BNT111疫苗安全性良好,常见副作用为轻至中等程度的发热、自觉寒冷等表现,通常在治疗后的24小时内自行缓解。

国内首个!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LK101注射液获FDA IND批准

春节过后我国癌症疫苗领域迎来开门红!2025年2月5日,立康生命科技研发的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产品——LK101注射液成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IND(临床试验申请)批准。这是中国首个在FDA获批的肿瘤新生抗原mRNA疫苗产品,标志着中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得到了国际认可,也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3年3月15日,LK101注射液已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NMPA)的临床试验默示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

据无癌家园获悉,这款产品是国内首个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也是首个获批进入临床阶段的完全个性化的mRNA编辑产品,是国内mRNA肿瘤疫苗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图源NMPA官网

LK101注射液采用的是mRNA-DC(mRNA-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形式,通过编码肿瘤新生抗原的mRNA体外转染树突细胞疫苗,兼具了mRNA疫苗和DC疫苗的优势。这款疫苗不仅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还能使患者获得长期的抗癌效应。

在2024年ASCO大会上,研究人员公布了LK101注射液治疗肝细胞癌(HCC)的首次人体临床研究的惊艳数据,初步证实了这款个性化的基于新抗原的 mRNA 负载树突状细胞疫苗与消融术相结合显著降低了肝细胞癌患者的复发率。



源自ascopubs官网

该试验共纳入24例 IIa 期HCC患者,分为疫苗接种组(LK101+消融联合治疗)和对照组(消融治疗),各12例。接种疫苗组中位随访时间为 48.4 个月,对照组为 38.8 个月。接种疫苗组1、2年复发率分别为18.2%、36.4%,均低于对照组的33.3%、51.4%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均高于对照组的83%、73%

值得一提的是,接种疫苗组所有患者均存活,生存期均达4年以上。

该研究结果表明,LK101与消融疗法相结合具有可控的安全性,显示出免疫激活的证据和延长生存期的潜力。与常规消融相结合,基于新抗原的 mRNA 负载的DC疫苗是一种治疗 HCC 的有前途的免疫疗法。

超3年无癌未复发!个体化癌症疫苗PCV成治疗肾细胞癌潜力股!

2025年2月6日国际知名杂志《Nature》上刊登了国外研究学者们关于个性化癌症疫苗 (PCV)治疗肾细胞癌患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9例高风险、完全切除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RCC,III/IV 期) 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取靶向新抗原的 PCV治疗,在接种疫苗时同时使用或不使用伊匹单抗。在手术后中位随访40.2个月时,参与研究的9例患者中无一出现癌症复发,相当于超过3年均无癌症复发,且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

该研究结果表明,高风险 RCC 中的新抗原靶向 PCV 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能够靶向关键驱动突变并可诱导抗肿瘤免疫。这些观察结果,加上所有9例接种疫苗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凸显了 PCV 作为 RCC 有效辅助疗法的前景

基于新抗原的PCV具有将抗癌免疫反应导向癌细胞特异性表位的潜力,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避免免疫反应伤及健康细胞。PCV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抗癌潜力,例如,个体化新抗原疗法mRNA-4157与PD-1抑制剂Keytruda联用治疗经手术切除的高风险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试验中,相对于单用Keytruda治疗,能够使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降低62%。

病灶完全缓解且生存超3年!Cevumeran疫苗治疗实体瘤疗效惊艳!

近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刊登了基于mRNA的个体化新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utogene cevumeran (BNT122),与PD-L1阻断剂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单抗,Tecentriq)和化疗连用,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1期临床研究结果。

自基因 cevumeran(BNT122/RO7198457)是一种基于mRNA的个体化新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该疗法根据从每位患者肿瘤组织中获得的肿瘤特异性体细胞突变数据设计,以刺激针对多达 20 种新抗原的 T 细胞反应,旨在降低肿瘤复发风险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纳入本次研究的213例患有癌症和局部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无法治愈的恶性肿瘤的患者,主要包括胃癌、微卫星稳定性结直肠癌、三阴性乳腺癌、黑色素瘤、肾癌、肾细胞癌、尿路上皮癌、非小细胞肺癌、直肠癌。

研究结果显示,黑色素瘤患者(n=9)客观缓解率为33.3%,肾细胞癌患者(n=12)客观缓解率为33.3%;尿路上皮癌患者(n=11)的客观缓解率为 18.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10)的客观缓解率为10.0%。

在剂量递增队列中,个别患者表现出持久的临床益处:胃癌患者在 50 μg 单药治疗队列中达到完全缓解(CR)。联合治疗队列中,直肠癌、乳腺癌患者分别达到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

典型病例

01

胃食管腺癌:

患者 18 患有 CPI 初治微卫星不稳定性高、PD-L1 低、HER2+ 胃食管腺癌,肝脏有 1 cm 靶病变,之前曾接受过三种全身疗法治疗,在接受 8 剂 50 µg 自体基因cevumeran单药疗法后达到完全缓解,反应持续时间为 21 个月。

02

直肠癌:

患者 21 患有微卫星稳定、PD-L1 低的直肠癌,在接受两线治疗后,肺部有 1.1 cm 靶病灶和非靶病灶,在接受 9 剂 38 µg 自体基因cevumeran和atezolizumab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缓解持续时间为 8.2 个月,截至临床数据截止 3 年多后仍在研究中(随访 40.7 个月)。

03

三阴性乳腺癌:

患者 13 患有 PD-L1 高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在基于 nivolumab 的研究方案治疗后病情进展。在用 38 µg 自基因 cevumeran 和 atezolizumab 治疗后,患者出现确认的部分缓解,包括肺转移瘤大小减少,反应持续时间为 9.9 个月(29.9 个月随访)。

04

肾癌:

患者 38 患有肾癌,在入组前接受了包括 nivolumab 在内的四种全身治疗,最初在研究期间病情进展,但随后出现部分缓解。患者胸膜靶病变的最长直径总和(基线肿瘤)(SLD)为 108 mm,治疗 13 个月后减小到10 mm,即肿瘤显著缩小近10倍!

此外,在近期一项关于胰腺导管腺癌 (PDAC)采用cevumeran疫苗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中,16例手术切除的PDAC患者接受了顺序辅助治疗——atezolizumab、cevumeran和mFOLFIRINOX化疗。

50%(8/16)的患者检测显示诱导出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经过中位3年的随访,获得新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显著长于无疫苗激发免疫反应的患者。获得免疫反应组中位RFS尚未达到,未获得免疫反应组中位RFS为13.4个月。

竟能破解PD-1耐药!新型肺癌疫苗TedopiⅢ期试验数据公布!

2023年9月11日,《Annals of Oncology(肿瘤学年鉴)》刊登了同行评审的 T 细胞表位癌症疫苗Tedopi® (OSE-2101)在第三阶段临床试验(ATALANTE-1)中取得的积极结果,主要用于在HLA-A2 阳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单药治疗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 继发耐药的三线 NSCLC 患者。



▲截自《Annals of Oncology》

Tedopi® 是一种新型基于T细胞表位的癌症疫苗,针对五种肿瘤相关抗原,是一种激活和分化的现成免疫疗法,可扩大 HLA-A2 癌症患者的肿瘤特异性 T 淋巴细胞,对于在化疗和PD-1治疗后仍然存在疾病进展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来自随机国际 3 期研究的积极数据显示,新型癌症疫苗 Tedopi®与标准护理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化疗相比,单药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可提高总体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为44.4%,明显优于化疗的27.5%。

截止到2021年1月15日,中位随访 24.8 个月后,Tedopi®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11.1 个月,标准化疗组为 7.5 个月。与标准化疗相比,Tedopi® 组中位生存期多出3.6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1%,治疗相关的3~5级不良反应明显减少(38%vs68%)。

超50%患者肿瘤病灶大幅缩小!新型癌症疫苗联合K药强强联手!

IO102-IO103是由前沿肿瘤疫苗公司IO Biotech公司研发的新型免疫调节疫苗。其与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联用,在PD-L1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早期临床活性。其中PD-L1表达评分≥50%的患者效果更好。

此次研究结果在2023 年 IASLC 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15例未接受过治疗的晚期和转移性肺腺癌患者(患者的PD-L1表达评分≥50%)被确定可评估疗效,初步数据显示:

IO102-IO103疫苗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53.3%,这表明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肿瘤大幅缩小或消失,有8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26.7%的患者病情获得稳定。

两名治疗有效的患者,在初次给药后第21天,体内的肿瘤标志物ctDNA水平便减少了94%,疗效显著。此外,该联合疗法安全性也较为良好。

客观缓解率31%,肿瘤疫苗UV1联合免疫疗法治疗间皮瘤效果显著

2024年2月5日,新型免疫治疗癌症疫苗临床阶段生物技术研发公司Ultimovacs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已授予该疫苗快速通道资格,作为与伊匹木单抗 (Yervoy) 和纳武利尤单抗(Opdivo) 联合治疗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附加疗法。



截图源自《Cancer network》官网

该适应症包括基于疫苗的组合作为一线患者的治疗方法。该指定的支持数据来自 2 期伊匹木单抗 (Yervoy) 和纳武利尤单抗(Opdivo) 加/减 UV1 疫苗接种 (NIPU) 试验 (NCT04300244),并且在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ESMO)上公布了NIPU试验的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与纳武利尤单抗相比,联合UV1治疗带来了统计学上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总生存 (OS) 获益。接受 UV1 加伊匹木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15.4 个月,而单独接受伊匹木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1 个月。中位观察时间为 17.3 个月。

癌症疫苗与研究药物联合治疗也带来了客观缓解率(肿瘤至少减少30%)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接受 UV1联合双免疫治疗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高达31%,而仅接受双免疫治疗的患者只有16%这表明UV1联合双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获益。

Ultimovacs 首席执行官也表示:“我们很高兴 FDA 已在 2 个不同的高级适应症中授予 UV1 快速通道资格,这突显了我们癌症疫苗方法的潜力。”

6人半年后无癌生存!ELI-002疫苗剑指高风险胰腺癌、结直肠癌

在2023年的癌症免疫治疗学会年会(SITC)上,一款美国新型癌症疫苗ELI-002用于治疗经局部治疗后仍残留癌细胞的高复发风险胰腺癌和结肠癌患者,在1期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不仅激发了患者的免疫反应,还达到了良好的预防复发的效果。

其中,20例胰腺癌患者和5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6个月的疫苗治疗后,77%的患者肿瘤标志物减少,其中6例患者达到了无癌状态。

长期随访显示,在接受了疫苗增强针后的患者中,75%的人保持了记忆T细胞。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疫苗对于针对KRAS突变具有强大的开发潜力。

肿瘤病灶完全消失或大幅缩小!癌症新抗原疫苗辅助治疗锦上添花!

2023年8月22日,美国知名生物公司宣布了一款个性化治疗性癌症疫苗(代号GNOS-PV0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Keytruda(pembrolizumab)联用,在二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1b/2a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



截图源自官网

GNOS-PV02是一款DNA质粒递送的新抗原疫苗通过对每例患者肿瘤进行测序,发现基于每个患者独特的肿瘤突变产生的新抗原,然后将表达这些新抗原的DNA序列导入到DNA质粒中。

此前,该公司的报告称,3例患者已实现完全缓解 (CR),1例患者已无癌症,其肝脏和肺部病变缩小,对手术和放疗完全敏感(二次可切除性)。

而此次更新的最新结果显示,另有4名患者获得完全分子缓解。这意味着使用非常敏感的第三代循环肿瘤DNA(ctDNA)测试无法检测到这些患者的ctDNA。根据RECIST1.1评估,这4例患者中3例获得持久的部分缓解,1例为持久的疾病稳定。

此次代号为GT-30的临床试验中,共纳入34例病情进展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迄今为止,治疗结果显示,在32例可评估的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9例和疾病进展13例。

根据 RECIST1.1 或 ctDNA 反应,32 例可评估的中有11例已实现完全反应、部分反应或完全分子反应。

近半数的患者生存期≥2年,古巴肺癌疫苗开启长生存之路

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作为世界上第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性疫苗,CIMAvax-EGF在2011年完成了临床试验正式在古巴上市,其效果足够令人振奋,不同于预防性疫苗,这是一款治疗性疫苗,接受疫苗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是未接受疫苗治疗患者的2倍。

在2023年4月《J Cancer》上发表了Cimavax-EGF肺癌疫苗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维持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其结果足以令人惊艳!

该研究选取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106例18岁以上的IIIB 期和 IV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对一线治疗(包括铂双药、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或单药化学疗法)显示出客观反应或疾病稳定后,开始接受肺癌疫苗CIMAvax-EGF的治疗。一线治疗结束时出现脑转移或疾病进展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结果显示,化疗或化放疗开始后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22.46 个月(近乎2年),6、12 和 24 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 97.7%、82.7% 和 45.5% 。这意味着近乎有一半的患者生存期长达2年甚至更长。

根据年龄分析总生存期时,65岁以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16.7 个月,而 65 岁以上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12.2 个月,这说明65岁以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受益更大。

关于体能状态,ECOG 0 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9个月,而诊断时 ECOG-1 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1个月,这表明体能状态更好的患者生存期会更长,将近翻了一倍!

另外,CimaVax并非古巴在肺癌治疗上的唯一突破。2013年,一款叫做Vaxira的二代疫苗在古巴获批上市。这款新药能够特异性地靶向肺癌细胞上的NeuGcGM3受体,并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活力,起到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

疾病控制率为71.4%!个性化癌症疫苗对泛癌种晚期实体瘤疗效显著

浙江邵逸夫医院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肽的新生抗原疫苗iNeo-Vac-P01,并进行了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共纳入22例标准治疗失败的泛癌种晚期实体瘤患者。利用iNeo人工智能疫苗设计平台、个体化多肽药物制备及质控体系为每例患者定制了iNeo-Vac-P01疫苗。

经治疗后,结果显示,2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20例无不良反应发生或有轻微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为71.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6个月而中位生存期中位数未达到。

研究表明,对于晚期实体瘤患者来说,iNeo-Vac-P01单药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它可以诱导T细胞介导的针对肿瘤新生抗原的免疫应答,可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疗效。

目前,肿瘤疫苗临床试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不同肿瘤类型中取得疗效突破的好消息也不断传来。新型肿瘤疫苗已经在延长晚期实体瘤患者生存期方面展现了不错的实力。

随着肿瘤和免疫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肿瘤疫苗将开启精准治疗的新时代。尽管新型肿瘤疫苗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诸多的挑战,但随着对新抗原预测研究的持续深入和验证数据库不断积累,以及树突细胞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等不同路径的尝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积极验证,新型肿瘤一毛的研发脚步正在不断加快,预计未来几年将迎来飞速发展,给广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为无癌家园原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