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华和玉树的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吴伯伯、赵阿姨新春快乐!”正月初九,拉毛踏上了返程之路。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因为实习很久没有回家的拉毛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家乡玉树。但无论身处何方,她心里始终牵挂着千里之外那特殊的“家人”。
江苏南京。收到信息的吴苏华心底瞬时涌起一股暖流,连忙把拉毛的祝福转达给一旁的老伴儿。
14年来,这份特殊的牵挂就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他们紧密相连。每次想起,都令吴苏华感慨万千。
故事要从玉树地震开始说起。
那是2010年,家住南京的吴苏华得知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后辗转难眠。原来,早在1969年,他就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当兵。数年间,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劝退这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反而让他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2006年,他还专程回到阔别30年的玉树“老家”,探望了当年的藏族战友。
“自己的力量终是单薄,我还能为玉树做点什么?”
思前想后,吴苏华想到了自己所住小区的开发商。这家曾在汶川地震后捐款建设希望小学的热心企业,能不能也帮玉树一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吴苏华找到了企业负责人的电话。
“您好,我叫吴苏华,是小区业主,也是一名玉树老兵……”一条短信,吴苏华的草稿打了一遍又一遍。
“我们也有这样的考虑,您找合适的地方,我们公司派团队过去!”2010年7月,在吴苏华的牵线搭桥下,一所投资1000万元的希望小学在称多县拉布乡破土动工。
“吴老师,能邀请您去我们学校看看吗?”2011年7月底,在希望小学的竣工典礼上,曾在抗震救灾时认识的杂多县瓦里滩孤儿福利学校校长找到了吴苏华。接下来的那几天,吴苏华在这所学校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临别之际,想为大家留个纪念的吴苏华提议为各个年级的学生拍张集体照。这时,站在队伍中间的一个女孩引起他的注意,这个大眼睛的可爱姑娘竟然没有鼻子!
“拉毛并不是一出生就这样,很小的时候遭遇意外,被老鼠咬掉了鼻子……”看出吴苏华眼中的不解,一旁的校长开口解释道。
行程结束,吴苏华回到南京,可拉毛缺失的鼻子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他的心头。“她才上三年级,以后可怎么办?”
吴苏华和拉毛。受访者供图 虽然之前素不相识又远隔千里,但这个热心肠的退伍老兵又开始四处奔走起来。爱心协会、整形医院……一家家跑、一家家问,最终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找到一家愿意为拉毛免费手术的医院。当消息传回杂多时,所有认识拉毛的人都为她感到高兴。
鼻再造手术并非一次完成。2011年10月,拉毛在老师金措的陪伴下来到南京,接受第一期鼻再造手术。第二年,在她第二次来南京手术时,医生发现她还有脊柱侧弯的问题,治疗费用同样不是一笔小数目。得知情况后,吴苏华再次为拉毛筹款。2013年9月,在南京市民及相关热心单位的帮助下,拉毛接受了脊柱侧弯手术。
时间在爱意中流淌。此后多年,拉毛每次到南京检查、手术,都有吴苏华一家人的陪伴。
2022年9月,拉毛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高考。想起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这个心怀感恩的女孩考入了吴苏华的母校——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成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
去年年初,拉毛完成了最后一次手术。半年后,在吴苏华的联系下,争取到南京一家医院的实习机会。穿上白大褂,曾经那个戴着口罩不愿与人交流的小女孩变身“白衣天使”。虽然还是有些羞涩、腼腆,但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的她不再避讳这段经历。说起毕业后的打算,拉毛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医生,像吴伯伯那样,回到家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当思绪渐渐回到现实,手机上的祝福再次吸引了吴苏华的目光。
“新春快乐、健康,学习进步!向你妈妈问好,祝小弟弟学习进步,小妹妹健康成长!”
回复完微信,吴苏华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手指轻轻地摩挲着手机。透过屏幕,这份远隔千里的情谊就像刚刚到来的春天一样,传递着无尽的希望与美好……